(原标题:华致酒行2025半年报:一份关于“渠道革新”与“长期主义”的答卷)
《投资者网》张静懿
当白酒行业从狂热转向理性,头部酒企净利润普遍承压之时,国内唯一酒类流通A股上市企业华致酒行(300755.SZ)正试图通过一场系统性变革打破行业周期魔咒。
2025年,酒业仍在深度调整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6.2%;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同比增加10%。在名酒价格倒挂、终端动销乏力的背景下,华致酒行于8月19日晚间交出了特殊时期的半年度成绩单。
据半年度财报显示,华致酒行实现营业收入约39.49亿元(同比-3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621万元(同比-63.75%)。这份看似数据下滑的财报背后,却藏着企业主动破局的战略意图。
破局:十八字方针下的战略突围
2023年起蔓延的渠道库存危机,已成为酒业最大痛点。面对困境,华致酒行自2024年底起推行“去库存、促动销、稳价格、调结构、强团队、优模式”十八字战略方针,2025年上半年各项举措逐步落地见效,成为其穿越周期的核心抓手。
去库存与稳现金流构成战略调整的首要目标。半年报显示,华致酒行存货金额较上年末显著下降,减少额达4.36亿元,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达到1.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3.70%,“轻装上阵”的效果初步显现。这一变化背后,是华致酒行对库存周转效率的系统性优化,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控库存动态,结合终端销售数据调整采购节奏,避免盲目备货。
促动销则聚焦全场景销售链路激活。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促销活动,激活消费场景;另一方面,积极接入即时零售平台,发挥"快至15分钟配送"的时效优势,有效拓展了销售场景。
价格体系维护成为华致酒行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举措。公司开展的"护价行动"针对线上渠道低价倾销现象进行系统整治,通过监测全网价格、规范经销商行为、调整返利政策等方式,稳定精品酒价格体系。
在筑牢价格体系这一基础后,华致酒行同步推进结构调整与模式升级。在创始人吴向东 “从真到潮” 的指引下,其在巩固全球名酒供应链优势基础上,引入年轻化、低度化及高性价比产品,同时推出灵活个性的小批量定制服务与贴合新消费需求的国潮新品。
而模式升级的具体路径更为清晰,华致酒行聚焦 “名酒保真渠道品牌 + 供应链服务平台” 核心战略。一方面加速新零售连锁门店建设,通过华致酒行、华致名酒库、华致优选三大差异化业态,精准覆盖不同消费场景与客群;另一方面依托二十年上游资源积累,打造统一高效的智能供应链体系,为全渠道门店提供稳定保真、高性价比的酒品及强大后端支持。
除了业务层面的调整,组织变革是支撑战略落地的深层基础。公司围绕核心业务模式优化团队结构,调整人员选拔、培训与考核体系,强化一线销售与客户服务能力。
一系列调整下,华致酒行的行业地位进一步稳固。终端反馈也透露出门店库存结构趋于合理,现金流状况改善,客户对“华致保真”的信任度持续提升,这些都成为经营改善的重要信号。
重构:三大业态重塑酒类零售DNA
面对行业转型窗口期,华致酒行以前瞻性布局重塑渠道生态,其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
华致酒行总裁杨武勇指出,未来的新零售是"3+"业态:产品+服务、线下+线上、店内+店外。基于这一理念,公司构建了"华致酒行+华致名酒库+华致优选"三大协同业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华致酒行"作为核心业态,聚焦中高端酒水零售,提供专业品鉴和保真服务;"华致名酒库"定位社区型精品酒水专营店,更贴近日常消费场景;"华致优选"则通过线上平台,满足便捷购买需求。这三大业态并非简单并列,而是通过共享品牌资源、互补产品结构和整合营销渠道,形成协同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华致酒行对即时零售热潮保持了清醒认知。由于,高端酒与夜间即时消费场景存在错配——夜间订单以百元价位酒为主,与公司主力产品结构不符。基于此,华致酒行构建了“线上下单、门店发货、极速配送”的即时零售服务模式。这一体系未盲目追求分钟级配送,而是通过门店网络平衡品质与时效。
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背后,是华致酒行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知。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华致酒行没有被即时零售的热潮裹挟,而是根据自身产品特性和目标客群需求,打造了更适合高端酒流通的'准即时'模式。"
通过三大业态的协同,华致酒行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互补和营销渠道的整合,不仅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也提高了销售效率。
定力:利他主义内核筑牢发展根基
在战略调整与业态革新之外,华致酒行的长期竞争力更源于其“利他主义”内核——以保真体系构建信任基石,以ESG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能力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压舱石”。
保真始终是华致酒行的核心护城河。上半年,公司推行一瓶一码制度,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让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流转信息,从技术层面杜绝假货。这一体系的有效性,源于其与头部酒企的深度合作:目前公司已与茅台、五粮液等主流酒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通过源头直采模式从供应链上游保障品质。
ESG实践则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担当。在环境责任上,华致定制数十种可循环环保包材,优化运输配送路径,显著降低物流环节的碳排放与环境负担?;建立覆盖全链路的绿色物流体系,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供应商,实现仓储、运输协同减排?。这些举措使其在上半年斩获“ESG社会责任实践领先企业”和“ESG供应链影响力奖”等荣誉,成为酒类流通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2025年是华致酒行转型的关键年,渠道、产品、组织改革的全面发力已初见成效。在酒业存量竞争时代,能同时优化存货、打通场景、筑牢信任的企业,才有资格争夺穿越周期的船票。
可以看出,华致酒行的半年答卷显示出一家头部企业的战略定力:不追求短期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战略调整优化经营质量,以业态革新重构渠道能力,始终坚持长期发展理念。这种“慢路线”或许正是酒类流通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