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接棒调查,思创医惠欺诈发行余波未平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谢莹洁 2025-08-22 18:0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公安接棒调查,思创医惠欺诈发行余波未平)

《投资者网》谢莹洁

一纸公安调查通知书,让一家早已因财务造假深陷亏损泥潭的企业,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

2025年8月15日晚,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78.SZ,下称“思创医惠”)公告称,公司于8月14日接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被立案调查取证。截至目前,案件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

2024年初,思创医惠被证监会坐实财务造假,被重罚8570万元,公司原董事长一并被罚且被禁入市场10年。公司近期正加速处置涉案主体资产。今年5月,该公司以3亿元向关联方出售医惠科技100%股权,该子公司正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实施平台。

那份看似尘埃落定的行政处罚,终于沿着行政、民事、刑事三条轨道,把这家昔日明星创业板公司推向立体追责的漩涡中心。 

欺诈发行案升级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思创医惠成立于浙江杭州,2010年4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是一家以智慧医疗和物联网为主营业务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原名中瑞思创,创始人为路楠,主要负责“电子商品防窃系统”的研发生产,发行价为58元/股,上市后时至今日一直处于破发状态。常年游走在7元/股以内。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兴起,中瑞思创也开始改变发展思路,开始密集收购,2015年,中瑞思创与智慧医疗领域的医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出资10.87亿元收购医惠科技100%股权,医惠科技的实控人为章笠中。

章笠中实控的医惠集团,晋升为思创医惠第一大股东的2020年,思创医惠财报被出示了非标意见。并且财报保留意见中,关于此次虚增收入、财务造假的情况,就已经有所提示。

2021年1月,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其中包含其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月—9月的财务数据。思创医惠2021年披露的《募集说明书》等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当公司面向市场抛出8.17亿元可转债时,董事长章笠中在《募集说明书》首页用黑体加粗写下“真实、准确、完整”的承诺,如今回看,那些数字像被PS过的体检报告——2019年虚增利润3302万元、2020年再虚增8394万元,占当期利润的比重从两成飙升至六成多。

然而,纸包不住火。2024年1月9日,思创医惠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经查明,2019年虚增营收3492.94万、虚增利润3302.17万,2020年1-9月虚增营收6096万、虚增利润5237万,2020年全年虚增营收9646.88万、虚增净利润8394.14万。

由此,公司被罚8570万元,章笠中个人被罚750万元并领十年市场禁入。

紧接着是民事索赔,部分投资者在杭州中院获得二审胜诉,公司预计负债表悄然新增“股民赔偿”科目。而刑事程序的启动,意味着链条最顶端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下——欺诈发行证券罪一旦坐实,责任人或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位亦将被处以非法募资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按8.17亿元计算,罚金区间在817万元至4085万元之间,恰与行政罚款形成“数罪并罚”的叠加效应。 

涉事子公司被出售

从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4年,思创医惠累计亏损超28亿元,商业智能和智慧医疗业务业绩失速成为主因。

2024年,思创医惠营业收入6.9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2.64%。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955.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776.5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收窄,实现减亏。

如今公安部门的介入,意味着案件进一步踏入了刑事问责的“深水区”。耐人寻味的是,公司的高管陆续离职。

2024年1月5日,思创医惠发布公告称,章笠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战略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章笠中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今年8月18日公司公告,副总经理华松鸳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同花顺数据显示,自思创医惠2010年上市以来,至今股东累计减持套现已超19.48亿元。

今年8月初,思创医惠拟作价3亿元将财务造假实施主体、子公司医惠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给苍南县财政局控制的山海数科。当前,苍南县财政局正在推进对思创医惠的入主事项。

公司彻底剥离智慧医疗赛道,试图用“断臂求生”换取一张重生船票,但截至2024年末,公司可动用现金仅1.3亿元,有息负债却高达16.4亿元,偿债缺口显而易见。

今年3月,思创医惠又因合同纠纷被工商银行起诉,起因是2017年6月时任董事长章笠中完全绕过公司内控体系与华宝信托签署相关合同进行融资,章笠中私自使用公司公章违规担保,2023年章笠中股权被查触发违规,事件才浮出水面。

监管信号同样清晰,证监会年中会议罕见点名“对欺诈发行保持零容忍”,公安部经侦局与最高检第四厅已建立涉证券犯罪案件同步介入机制,行政罚、民事赔、刑事打的三维惩戒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一家意图闯关者面前的带电高压线。(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工商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