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运赋能、科技筑基,李宁中报符合预期,高盛:上调明后两年盈利预测)
对于中国的运动消费市场而言,上半年行业呈现稳步复苏与分化态势。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下沉,新兴细分赛道竞争白热化,行业整体从规模扩张转向“精耕细作”。
在此背景下,头部国产运动品牌李宁(02331.HK)在近期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半年报: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净利率11.7%。
相比去年上半年2.3%的营收增幅,今年上半年,李宁的营收增速有所加快。此前,华兴证券等机构的预测增幅是2%,按此看,李宁这份中报符合市场预期。而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8月22日,财报发布次日,李宁股价上涨8.78%,股价创下近10个月新高。
此外,上半年,李宁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4.1亿元,库存周转天数降至61天,现金余额191.9亿元,较2024年底净增加10.5亿元,诸多指标领先于同行。
在李宁披露中报业绩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示看好李宁发展,并给出“买入”评级。
行业复苏,李宁稳步向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呈现温和复苏。
其中,运动服饰品类表现突出。据媒体报道,运动休闲服饰市场在2024年突破千亿元规模后,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约15%的增速。而全民健康意识提升与城市马拉松赛事常态化,使得跑鞋品类异军突起,被业内视为“下一个百亿级单品”。
整体蛋糕做大,但行业竞争激烈。在中期业绩媒体发布会上,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各个品牌之间竞争激烈,进入三季度,市场情况比预期的挑战更大。不过,李宁却实现了细分赛道的领跑。
以跑步品类为例,过去三年,整个市场的跑步品类复合增速在9.5%左右,但李宁的跑步品类三年复合增速超过20%,李宁今年上半年的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超过1400万双。其中“超轻”“赤兔”“飞电”三大核心IP合计突破526万双;“赤兔8 PRO”单款半年卖出230万双,拿下天猫等平台的竞训跑鞋榜TOP1。在北京半程马拉松上,90分钟以内完赛跑者鞋履穿着率61.35%来自李宁,不少跑圈KOL赞之为“国货高光时刻”。
李宁跑步品类近年的成绩证明,在一个品类内依托科技、产品、市场洞察、终端运营,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
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市场竞争激烈,不见得是坏事,李宁希望通过竞争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产品核心竞争力、渠道核心竞争力,通过竞争激烈的环境,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运动体验,从而提升公司可持续成长的能力。而目前,公司已做好了面临更大挑战的准备。
奥运赋能、科技筑基,长期战略性投入
事实上,李宁应对挑战所做的长期布局早已开始。
为了持续强化李宁专业运动品牌心智,今年5月,李宁与中国奥委会(COC)正式签约,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在2025至2028年期间,李宁将为参与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2026年冬季奥运会、爱知-名古屋2026年亚运会、达喀尔2026年青年奥运会等十余项国际性赛事的中国健儿们提供专业运动装备支持。
这是李宁继1992-2004年连续四届奥运会赞助中国代表团后,再次回归奥运顶级合作。对于李宁来说,这既是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李宁品牌在消费者中塑造“专业心智”的最佳杠杆。一旦占位,可形成长期壁垒。奥运是战略性投入,虽然短期内加大营销力度可能会影响今年下半年的利润表现,但长期来说,这是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加深加宽公司“护城河”的重要举措。
“李宁是一个综合运动品牌,我们希望将与COC的合作,作为李宁品牌整体运动资源核心主轴,围绕这一核心主轴,布局更全面的运动资源体系。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运动资源,能够建立品牌与消费者更为密切的关联,从而提升李宁品牌和专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发展。” 正如钱炜所说,“我们对COC合作的定位,不是短期的、即时性的,不是今天投入、马上就有回报,而是将其作为一家综合性专业运动品牌对中长期发展投入的重要战略举措。”
除了与顶级运动资源携手,李宁近年来还注重在科技研发领域持续加码,以不断提升李宁的产品力和专业性,在多个运动品类构建竞争壁垒,并提升自身横向品类持续扩容的能力。
财报显示,上半年,李宁研发费用增速达8.7%,高于营收增速。过去十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超38亿元。
比如篮球鞋“ULTRALIGHT 2025”,应用了最新的“超?”科技,具有轻量、高回弹、耐久性佳等特点,抓住了篮球轻量化市场,成为全新生意爆品,产品力显著增强。此外, 李宁将“航天速干”“航天防晒”进行科技转化,应用于运动服饰,展现出跨界科技转化能力。
高盛:上调李宁明后两年盈利预测
在李宁披露中报业绩后,国海证券、东吴证券、第一上海证券等多家券商给出了“买入”评级。
国海证券表示,李宁上半年总体经营稳健,公司现金流充沛,可支撑未来战略投入。此外,公司持续优化品牌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后续单店经营效率提升可期。伴随后续奥运等营销活动的展开,看好其中长期品牌势能的提升。
招商国际(香港)分析师黄铭谦认为,得益于成本控制及销售小幅改善,李宁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其良好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线下渠道的疲软。尽管李宁管理层对下半年前景持谨慎态度,指出有客流疲弱及促销加剧等挑战,但李宁全年赞助中国奥委会、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前筹备2026年米兰冬奥会等多项关键举措,将提高李宁在全国范围的曝光度,推动市场情绪的转变,而新晋篮球明星杨瀚森的代言合作也将为公司带来长期估值重估的潜力。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亦发布研报称,李宁中期核心经营利润超预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李宁品牌基本面健康的信心。高盛维持其2025年销售额及净利润预测大致不变,但将2026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7%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