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江阴银行 | 业绩增长依赖投资收益

来源:胜马财经 2025-08-28 14:49: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江阴银行(SZ002807)$

长期增长待考验


作者 | 胜马财经 许可

编辑 | 欧阳文



近日,江阴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江阴银行的业绩表现十分突出。


不过,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却难掩江阴银行存在的隐患。一方面,公司营收、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两大核心业务实则已经陷入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屡收监管罚单,合规机制有待强化。


核心业务现下滑


2025年上半年,江阴银行资产总规模、存款总额、贷款总额都略有增长,不良贷款率为0.86%,较上年末持平。在这样的基础上,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可谓妥妥的“市场赢家”。


江阴银行在财报中称:经营层紧扣“12458”战略主线,坚定推进改革创新,综合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市场形象持续向好,整体展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不过,实际情况却远不如其描述的这般乐观。


数据显示,江阴银行两大核心业务利息净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上半年,受净息差持续下滑影响,江阴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0.23%至14.09亿元,降幅较2024年同期缩窄,收入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64.97%降至58.69%;中间业务方面,江阴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5008.5万元,同比减少35.18%。



不难发现,在利息净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的趋势下,江阴银行经营基本面实则承压。而公司能在核心业务下滑的情况下实现营收和净利的双位数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债券等投资业务的弥补。


债市红利难持续


上半年,江阴银行实现投资收益8.82亿元,同比增长81.44%,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22年的10.32%大幅提升至36.7%。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为1.4亿元,同比下滑32.74%;而通过处置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为6.66亿元,同比增长146.9%,占投资收益总额比例接近80%。



通过处置债权投资拉高财务数据的策略,虽然短期内能提升银行业绩,但从长远来看,业绩长期增长有待考验。实际上,近年来,江阴银行业绩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因此,如果剔除掉债市红利带来的收益,江阴银行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


值得警惕的是,债市红利带来的丰厚利润正在消失。在政策层面,针对不少中小银行激进投资债券现象,今年人民银行首次表态,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但也需把握“度”,警惕利率与信用等风险。


业内人士也表示,债市收益率水平将保持长期下行趋势,但在外部冲击因素和内部政策对冲措施的双重作用下,市场波动幅度将加大,银行通过买卖债券获取收益的难度也将增加。因此,靠债券躺赢的模式并非长久之计,一旦债市波动加剧或红利消退,江阴银行核心业务下滑的问题将暴露,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将面临考验。


内控体系待补位


今年6月,江苏证监局对江阴银行基金销售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后,出具了警示函。据了解,这是江阴银行自2011年获得基金代销资格以来,首次因该项业务被监管部门公开处罚。


监管机构在检查中发现,江阴银行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未建立投资人信息安全及权益保障的风险监测机制,亦未制定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估标准、流程等评定制度;二是内控与人员管理薄弱;此外,在信息报送方面,反洗钱报备落实不到位,且未按规定报送基金销售部门负责人任职备案及离任审查报告。


然而,在江阴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收到监管警示函之前,才刚刚被监管出示“黄牌”;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江阴银行因重点领域数据不准确、表外金融衍生品类数据少计,被无锡金融监管分局予以罚款。同时,该行相关部门员工被处警告;同样,2024年江阴银行也因贷款管理不当、信贷资金使用等问题多次遭受监管部门罚款。


这些处罚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江阴银行内控机制问题的集中体现。在基金销售业务中,江阴银行暴露出风险监测机制的缺漏与人员管理的松散,与此前贷款管理、数据报送等领域暴露出的问题形成呼应。在金融监管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无论是投资人信息安全保障这类关乎消费者权益的基础要求,还是反洗钱报备、数据统计等合规底线,都已成为监管核查的重点。江阴银行若不能全面完善内控机制,未来在合规经营、业务拓展以及市场声誉等方面仍将面临新的挑战。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江阴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