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现场|37年来危机感最强,却交出增长答卷!中国平安做对了什么?

来源:东方资色 2025-08-28 21:39: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现场|37年来危机感最强,却交出增长答卷!中国平安做对了什么?)


NEWS

截至8月27日,自中国平安(以下简称“平安”)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召开以来,已有超8家机构更新其评级,包括两家“增持”、三家“买入”,以及“强推”、“跑赢行业”和“优于大市”各一家,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

同花顺数据显示,近六个月共有15家机构发布平安研究报告,对2025年最高目标价预测为74.40元,最低为61.61元,平均值为70.00元;预计全年净利润最高达1507.94亿元,最低为1165.26亿元,均值为1327.97亿元,同比增长4.89%。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47亿元。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持续稳定提升,已连续十三年保持增长,中期股息增至每股0.95元,同比增长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突出,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39.8%。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表现稳健,资产配置能力持续增强,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业绩发布会上,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用“管理层很满意”评价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表现。从数据结果与外界反馈来看,平安上半年确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背后的过程或许并不轻松。正如董事长马明哲在中期报告致辞中所言——2025年是中国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战略推进最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

这份“最强的危机感”究竟源于何处?是来自宏观经济的挑战、行业格局的重塑,还是企业自身发展到了关键阶段?这种危机感又如何具体转化为“最深入的战略推进”和“最大力度的服务升级”,并体现在实际业务中?遗憾的是,由于业绩会时间限制,这一话题未能在会上展开。

发布会上,平安并未过多强调经营中的困难,而是更侧重于介绍公司如何推进战略升级与服务优化。

三重改革释放寿险业务红利

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尤为亮眼。

新业务价值达到223.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业务品质持续改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升至96.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多渠道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银保渠道聚焦价值提升,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社区金融服务渠道深耕存续客户,继续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该渠道已覆盖198个城市,设立301个网点,拥有近3万人的精英队伍。银保、社区金融等非代理人渠道贡献了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

平安管理层将寿险业务优异表现归因于三方面:

第一,行业趋势利好。在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已成为中高收入群体财富配置的“压舱石”,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平安寿险通过三大价值满足客户需求:财富保值增值、家庭成员风险保障,以及医疗、健康、养老等增值服务。这些服务契合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银发经济”的崛起,预计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

第二,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平安寿险近年推动“产品+渠道”改革,目前已进入红利收获期,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多渠道战略见效。从单一代理人渠道拓展至代理人、银保、社区金融等多元渠道。银保渠道不仅依托平安银行,还积极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开展合作。非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占比已超过36%,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银保与社区网格渠道增速均超160%。

“产品+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平安率先布局“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养老”等增值服务,有效提升产品吸引力与客户黏性。

科技赋能提效。公司持续投入AI与数据分析工具,优化销售流程,提升获客、营销与转化效率。

第三,坚定贯彻监管与转型要求。公司推进“报行合一”与产品结构优化,尽管短期内代理人指标有所波动,但第二季度已明显回升。公司持续关注代理人收入,视其为业务长期动力的关键指标。

综合行业趋势与内部改革的多重利好,平安管理层对全年寿险业务的健康、稳定增长充满信心。

平安在财报中同时指出,中国经济在经过四十余年高速发展后,正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许多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产阶级壮大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客户需求已从传统的财务保障和财富增值,逐步转向“保险+服务”模式。然而,医疗与养老行业仍存在供给结构失衡、服务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高水准的医疗养老服务,已成为金融业突破的关键。寿险业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民生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引领全球保险业的新潮流。

投资策略:坚持“三可”原则 重点布局两大方向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10年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0%;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保险资金投资业绩稳健,资产配置能力持续增强。

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就该公司的投资策略、股价表现及未来展望作出了详细阐述。他指出,平安的投资核心始终围绕资产负债匹配这一原则展开,具体涵盖久期、成本、现金流、收益率以及监管合规五个关键维度。

近年来,随着负债端业务从传统险向分红险持续转型,平安有效降低了负债成本。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尤其是权益类资产中超过六成计入OCI(其他综合收益),保持了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分红险结算利率,实现了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之间的稳健利差。

在谈及投资标的筛选标准时,郭晓涛表示平安一贯遵循“三可”原则,即企业须“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该原则是其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心依据。

展望未来,随着负债端成本进一步下降及资产配置结构持续优化,平安将在高息股、价值股与成长股之间做更加灵活的动态配置,以响应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努力为客户争取更优质的投资回报。

对于市场广泛关注的股价问题,郭晓涛表示,尽管公司股价目前已初步回稳,但仍对未来表现抱有更高期待。他认为,平安的估值支撑主要来自“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战略的持续落地与科技赋能的有效推进。这两大赛道各自拥有超过二十万亿的市场潜力,加之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平安正在从传统保险和银行业务模式,逐步转型为“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

在回应股票市场相关问题时,他指出,自去年以来国家多项资本市场政策陆续出台,平安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深受鼓舞。这些政策“效果显著、发力精准、具备可持续性”,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促进成交量回升,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从估值水平来看,管理层认为当前A股市场仍处于全球合理区间,市盈率不高,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并透露,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平安未来将继续适度增加权益资产配置,重点布局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和具有稳定分红能力的价值股。

“当前市场正在逐步认可平安的价值,这块金子还可以更亮。”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补充道。

在分红政策方面,平安强调其分红长期与营运利润挂钩,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已超过4000亿元。管理层引用董事长马明哲常说的“做好股东的打工仔”,表示平安始终以创造经营利润、回报股东为核心职责,未来将继续通过稳健经营和价值创造,为股东提供可持续的回报。

“AI in al” 夯实技术底座

平安在科技投入方面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尤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已深耕多年。

据悉,董事长马明哲早在十年前就曾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数字化将深刻改变商业模式,全面数字化转型因此成为中国平安最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之一。过去十年来,集团持续在科技、数字化与AI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平安将AI核心要素归纳为四个方面:算力、数据、算法和场景。基于这一认知,公司制定了“全面AI化、全面智能化”的战略方向,以“五智”——智能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及智能化经营为核心,贯彻“AI in All”的理念,旨在以AI技术重构金融及医疗养老领域的全价值链。

平安的AI竞争优势突出体现在垂直领域。在算法层面,公司既采用开源市场中的先进大模型,也结合自研能力,在核保、定价、理赔、运营及医疗养老等具体业务场景中开发了专属大模型。配合其海量、高质量的专属数据库,平安在垂直领域中构建了显著的竞争壁垒。

从实际成效来看,平安的AI应用已取得多项突破。例如,在车险业务中,通过智能体和数字化员工的应用,核保、理赔、营销及作业等环节的成本降低了1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平安自研大模型已达67个,年内新增14个;全集团智能体数量超过23000个,约20%的员工已使用智能体协助处理日常事务。

数据资源是平安AI能力的重要基石。集团积累了大量高质量、多模态的数据资产,包括近2.47亿个人客户数据、超3.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标注语音及75亿图片数据,为其语音、语言与视觉大模型的高准确率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场景落地方面,2025年上半年,平安大模型调用量达8.18亿次,应用场景超650个。AI在多个业务维度发挥重要作用:服务方面,通过AI与人工协同实现7×24小时在线服务,响应速度与精准度显著提升,寿险秒级核保比例达94%,闪赔占比59%;成本控制方面,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集团客服总量的80%;风控方面,产险反欺诈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减损64.4亿元;销售支持方面,AI智能体辅助完成销售达661.57亿元。此外,“AI+人工”复效派工体系有效推动保单复效率提升18%,延续了客户保障。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AI技术的投入,不断拓展“五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推进降本增效,并强化对销售团队的能力赋能。集团期待在AI战略推进中实现更多突破,并在年底与各方进一步分享成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