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数智化+五大赛道”双轮驱动 浦发银行在息差压力下实现盈利逆势跃升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29 10:19: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数智化+五大赛道”双轮驱动 浦发银行在息差压力下实现盈利逆势跃升)

浦发银行(600000.SH)于8月26日发布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资产总额达到9.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负债总额8.84万亿元,增长1.46%。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浦发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了经营效益的稳步增长。报告期内,该行净息差为1.4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但降幅较往年收窄,息差压力有所缓解。

“净息差虽然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是改善净息差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8月28日,浦发银行行长谢伟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表示,上半年浦发银行的净息差比2024年只是收窄了1个BP(基点),边际效应跑赢了大市。

净利润增长显著,营收结构持续优化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浦发银行展现出良好的营收韧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利息净收入为583.07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约64.4%。虽然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承压,但负债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有效缓解了成本压力,为利息净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支撑。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行在贷款投放上的精准发力以及对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得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依然保持了利息收入的稳定。

净利润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同比下降以及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性改善。信用减值损失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为322.03亿元,同比减少3.55亿元,下降1.09%,反映出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计提趋于审慎。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33%,较上年同期的4.17%有所提升,显示资本使用效率有所增强。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同比增长11.24%。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符合当前资本补充压力下留存收益以增强资本实力的策略。整体来看,浦发银行在营收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了净利润的显著增长,体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和成本控制能力。

谢伟表示,今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上半年全行坚持“高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协同”的“三高”要求,延续了过去一年包括今年一季度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核心经营指标进一步改善。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中收承压但结构优化

在收入结构方面,浦发银行持续推进轻资本转型,非利息收入占比有所提升。2025年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为322.52亿元,同比增加20.50亿元,增长6.79%。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1.57亿元,虽同比减少1.25亿元,下降1.02%,但整体保持稳定,显示出中收业务的承压与韧性。

具体来看,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中收业务仍是重点发展方向。浦银理财、浦银安盛等子公司持续发力,推动理财业务规模增长。同时,公司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强化“浦赢跨境”品牌建设,带动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手续费收入增长。此外,银行卡、代理保险等传统中收业务在数字化转型推动下,客户活跃度和交易量有所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损益实现149.9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9.39亿元增长15.9%,成为非利息收入的重要贡献来源。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利率波动下债券投资的阶段性收益以及交易策略的优化。净交易损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汇兑损益)为21.86亿元,虽较上年同期的28.38亿元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一定水平,显示公司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具备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

不良率稳定,拨备覆盖率保持高位

从利润表结构看,浦发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2025年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为227.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4.76亿元下降3.3%,体现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员工成本、科技投入等关键支出保持刚性,但通过流程自动化、网点智能化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管理费用的增长。

资产质量方面,浦发银行继续保持稳健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低于商业银行整体平均水平(1.49%)。关注类贷款占比为2.15%,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显示潜在风险有所缓释。公司持续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力度,特别是在房地产、建筑等行业,通过展期、重组、核销等多种方式推进存量风险处置。

拨备覆盖率方面,达到193.97%,较上年末的186.96%进一步提升,高于监管要求,显示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贷款拨备率为2.54%,与上年末持平。公司表示,将继续坚持“控新降旧”策略,强化数智化风控体系建设,提升贷前审查、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资本充足率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1%、10.38% 和 13.55%,均满足监管要求。但报告也指出,受风险加权资产增长和利润增速放缓影响,资本补充仍面临挑战。未来可能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拓展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

浦发银行在财报中表示,2025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整体面临资本补充的压力。一方面,利润增速放缓制约了通过留存收益补充资本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银行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持续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相应有所增长,客观上对资本补充形成需求。在资本监管标准持续完善、要求不断规范的背景下,银行体系面临内生资本转化率有待提高与外源融资渠道有所收窄的系统性压力,资本补充仍存在较大挑战。

此外,浦发银行在“五大赛道”(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的战略布局持续深化,推动资产负债结构显著优化。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贷款总额达5.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存款总额突破5.59万亿元,增幅达8.71%,增速显著高于贷款,负债稳定性增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余额2.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1%,占存款总额的比例提升至40.20%,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有助于降低付息成本、支撑净息差企稳。

副行长康杰表示,五大赛道中,浦发银行的科技金融相关业务表现位居市场及股份制银行前列,引领性很明显;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跨越性体现的很明显;普惠金融则保持高稳定性,场景化也正在不断延展;跨境金融同样取得长足进步,本外币贷款余额超过 3100 亿元人民币。康杰强调,浦发银行作为全功能的银行,各类型题目都要拿高分,重点的高分值题目更加不能有所闪失。后续将继续发力国家重点战略任务、重点区域(如两重两新、长三角、珠三角),进一步下沉业务;对于五篇大文章,尤其是以科技金融作为领衔的五大领域,都要打出浦发的声势和品牌优势。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在当前的宏观与行业背景下显得尤为不易。一方面,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投放压力增大、资本约束增强等行业共性挑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该行通过“数智化战略”引领下的“五大赛道”深耕、负债结构优化、风险精准管控和轻资本转型,展现出较强的战略韧性和执行效能。

值得关注的是,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政策导向领域已进入收获期,正在重塑其收入结构,降低对传统息差的依赖。轻资本转型与中收业务的拓展,为其在利率市场化深化背景下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

展望未来,浦发银行仍需直面一系列深度转型课题:如何在资本约束与规模效益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深化和金融脱媒加速的背景下找到新的差异化优势?如何将数字化能力真正转化为客户体验竞争优势?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其能否在银行业分化加剧的时代持续领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