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蒙牛乳业 | 液态奶依旧承压,细分业务初复苏

来源:胜马财经 2025-09-01 09:03: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蒙牛乳业 | 液态奶依旧承压,细分业务初复苏)

$蒙牛乳业(HK|02319)$


推进“一体两翼”战略


作者 | 胜马财经 诸城

编辑 | 欧阳文



2025年上半年,乳业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尚未摆脱消费疲软、市场竞争激烈带来的下行压力,头部乳企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回暖进程的缓慢与艰难。


8月27日,蒙牛乳业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蒙牛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液态奶业务营收下滑11%,进一步印证行业的“寒气”。不过,蒙牛财报也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上半年,蒙牛奶酪、冰淇淋、奶粉等细分品类逐渐企稳回升。


由此可见,乳业复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现结构性回暖。对于蒙牛这样的巨头而言,如何在冷热交织的市场中,寻找破局路径,仍是当下的关键课题。



液态奶市场继续承压


今年上半年,蒙牛实现收入415.67亿元,同比下降6.95%;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下降16.37%。



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系蒙牛核心业务——液态奶拖累所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2.615亿元同比下滑11.22%,该业务占蒙牛总收入的77%。


近年来,受宏观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逐步走低。2024年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0.5kg,同比减少5.6%。蒙牛在财报中亦表示,由于原奶仍存在阶段性供给过剩、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乳制品行业供需矛盾仍存等因素导致。


不过,液态奶市场也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马上赢品牌C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3.44%、18.45%;而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不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销售额也分别保持2.51%、2.58%的正向增长,成为行业内更具增长活力的板块。


蒙牛财报也验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蒙牛鲜奶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也随之提升。



而值得注意的是,液态奶作为原奶的第一大消费场景,其市场表现直接影响原奶价格。今年上半年,原奶价格依旧呈下降趋势。从正面来看,受原奶价格下降影响,今年上半年,蒙牛毛利率提升至41.75%,盈利能力有明显改善。不过另一面则是,受联营公司现代牧业的拖累,蒙牛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


现代牧业是奶牛养殖领域的头部企业,超七成营收来自蒙牛这一大客户。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净亏损超9亿元,蒙牛按股权比例计入的联营公司亏损达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亿元。


事实上,若剔除现代牧业带来的亏损,蒙牛经营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由此可见,尽管蒙牛构建了庞大的乳业帝国,但其业绩仍高度依赖液态奶市场。当行业处于下行阶段时,蒙牛很难独善其身。



奶粉、冰淇淋、奶酪业务企稳回升


与液态奶市场的疲软表现不同,蒙牛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业务已呈现复苏趋势。今年上半年,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38.79亿元,占总收入的9.3%,去年同期为33.71亿元;奶酪业务收入23.74亿元,占总收入的5.7%,去年同期为21.14亿元。



冰淇淋业务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蒙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20余款新品,并提升了渠道销售能力;此外则是旗下品牌艾雪在海外市场增长所致。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冰淇淋出口额约为3942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85万美元,同比增长67.22%。


奶酪业务方面,上半年,妙可蓝多加酪新产品开发力度,产品覆盖儿童零食、家庭消费及餐饮工业等多场景需求,通过C端(消费者端)与B端(企业端)协同发力,进一步带动了业绩增长。


除冰淇淋、奶酪业务外,蒙牛多年“死磕”的奶粉业务,也终于迎来零星曙光。奶粉是整个乳品行业中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也是乳企切入全家功能营养赛道的重要起点。但对蒙牛而言,此前多年在奶粉业务上的表现并不理想。



一直以来,蒙牛通过收购君乐宝、雅士利、贝拉米等奶粉品牌布局该领域,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波折不断。自2019年起,蒙牛奶粉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从2019年的78.7亿元降至2024年的33.20亿元。不过,今年上半年,蒙牛乳业奶粉业务收入达16.76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4.0%,去年同期为16.35亿元,显现出触底反弹迹象。


据财报披露,蒙牛婴幼儿奶粉业务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成人奶粉业务聚焦“悠瑞”品牌,持续布局银发人群营养需求,该系列已成为成人奶粉“行动力赛道”的大单品,在抖音平台的市场份额实现突破。


蒙牛总裁高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奶粉方面,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其中,贝拉米上半年增长超20%,期内我们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尤其在越南市场的表现较为突出。”尽管如此,蒙牛的奶粉业务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已经达到触底反弹,该业务未来能否成为蒙牛新的增长引擎,目前尚难定论。



“一体两翼”仍需检验


去年3月,蒙牛“老将”高飞从幕后走向台前,出任蒙牛新总裁。上任后,高飞打出的第一张战略王牌便是“一体两翼”。


所谓“一体”,是指蒙牛将常温奶、低温奶、鲜奶、奶酪、冰品(冰淇淋)、奶粉六大核心业务视为主体,致力于做强做优主体业务,推动“牛奶本质价值”回归;“两翼”则分别指蒙牛的“营养健康平台”与“海外平台”。如今,距离“一体两翼”战略提出已满一年,部分成果初显成效。


在主业层面,蒙牛除常温奶外,鲜奶、奶酪、冰品、奶粉等业务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稳回升,但这些业务所处的市场均属于相对成熟的领域,增长空间仍需进一步挖掘。


在“营养健康平台”层面,奶酪业务已实现较快增长,未来高附加值品类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不过,通过创新工艺将原料奶转化为乳铁蛋白、功能肽等更具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食品,蒙牛目前仍处于研发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该领域对业绩的带动效果还需时间检验。



在“海外平台”层面,蒙牛产品目前已进入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当前海外拓展的核心方向:艾雪冰淇淋向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渗透,贝拉米有机奶粉向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


综合来看,“一体两翼”战略提出一年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要让该战略真正发挥强大效力,蒙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如何加速“营养健康平台”的研发成果转化、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如何在海外市场持续深耕、扩大市场份额,仍是蒙牛需要深入思考并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胜马财经认为,蒙牛乳业2025年半年报既展现了其在当前“乳业寒冬”中面临的挑战,也透露出部分业务板块的积极变化与战略布局的潜在机遇。未来,蒙牛能否在行业困境中突出重围,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与战略目标,仍有待观察。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现代牧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