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兴赛道撬动第二增长曲线,华光新材净利润大增174%)
8月29日,华光新材(688379.SH)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3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4.02%。回看过去几年的业绩,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
华光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焊接与连接材料及技术的研发、制造、销售,主要产品为铜基钎料、银钎料、铝基钎料、银浆和锡基钎料等电子连接材料。
今年上半年,公司高增长业绩背后,离不开传统优势业务持续巩固、新赛道业务开拓、材料体系不断完善等有力支撑。同时,新兴产业、海外新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
多轮驱动业绩增长,持续开拓产品市场
钎焊材料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和重大工程,被誉为“工业万能胶”。华光新料研发的产品则广泛应用于制冷暖通、电力电气、电子、新能源汽车、其他工业应用等多个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新领域布局+国际化发展”为主线。今年上半年,华光新材巩固了中温钎料的领先地位,并加快银浆及锡基钎料等电子连接材料的拓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与焊接技术服务。
对于营收规模的提升,华光新材在财报中解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原有客户供货比例稳步提升,同时开发超100家新客户。”
从行业客户贡献来看,制冷暖通与电力电气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47%、 66.95%,电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5.92%和50.01%,电子领域中银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69%,锡基钎料收入同比增长1180.81%。新兴赛道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
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华光新材还在持续聚焦研发创新,打造“中温+低温+高温”全温域钎焊材料体系。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0.33亿元,同比增长17.66%。
一方面,公司推进铝基钎料、精密焊带、膏状铜基钎料及银钎料的新产品研发,持续拓展导电银浆及锡基钎料,加速产业化进程,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光伏等领域。另一方面,公司不断优化镍基材料,深入研究真空、激光、超声等先进焊接技术,提升异质材料连接与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像在低温材料领域,针对电子连接、半导体领域市场需求,华光新材在持续开发高可靠、高活性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温钎料。比如,在焊锡膏方面,公司通过对锡膏缓蚀机理研究,优化活性剂配方,开发稳定性更高、客户焊接工艺窗口更宽、印刷精度更高以及离子残留更低的锡膏产品。
此外,华光新材也正在稳步推进多个新研发项目,包括玻璃银浆、温度保险丝银浆等,其基础性能已满足客户要求,目前正处于客户端验证阶段。
抢抓AI产业机遇,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加快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与半导体、AI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钎焊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华光新材已服务超3000家下游客户,持续扩大产业链布局,拓展增长的新机遇。
在这几年爆发的算力市场,钎焊材料“工业万能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年上半年,华光新材抓住AI产业带动热管理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在算力液冷服务器领域实现批量收入,占上半年营收比例2.4%。随着市场需求扩张与产能提升,公司预计下半年该业务将继续放量。
目前,华光新材部分新产品如算力服务器液冷板用焊接材料、新能源汽车复合铝基钎料等,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而对于大火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华光新材也在积极布局。公司组建了专项团队推进研发与项目落地,报告期内产品已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电路板焊接。
除了这些,在焊接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还在智能感应钎焊、激光钎焊及激光熔覆等先进焊接技术上取得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设备也已实现销售收入,这也为未来业务扩展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华光新材的海外业务表现同样亮眼,业务已覆盖50余个国家,境外营收同比增长37.96%。
海外公司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国家与东南亚市场,并加快布局北美、中东及非洲等区域。在制冷暖通与电力电气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与电子领域海外市场,推进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品牌知名度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使得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引擎。
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中,华光新材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以30周年为契机继续保持经营业绩的良好增长态势,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助力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