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业产能加速出清,供需格局扭转可期,天齐锂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受供需错配影响,碳酸锂价格在6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震荡运行,但在6月底碳酸锂价格短暂下破6万元/吨后,碳酸锂供应端扰动频发,推动其价格大幅上行,截至目前碳酸锂主力合约最高价达90100元/吨,较最低点涨幅达54%。
锂价周期波动带来的压力之下,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资源整合能力显得愈发重要。从已发布的锂业上市公司财报来看,既有利润增长的藏格矿业、扭亏为盈的天齐锂业(002466.SZ),也有亏损扩大的盛新锂能、盈利下滑的中矿资源。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锂电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碳酸锂价格的波动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更折射出锂电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加速扩张,行业整合步伐加快。
业绩加速回暖
以锂矿龙头天齐锂业为例,根据其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441.0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0亿元。
资料显示,?天齐锂业深耕锂行业已30余年,通过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产业链,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锂精矿产品和锂化工产品。
对于业绩增长,天齐锂业表示,尽管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但得益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其全资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
?泰利森拥有?2025年全球产量最大的大型锂辉石矿项目——澳洲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共有四个在产和一个在建的锂精矿生产厂,目前锂精矿产能合计约162万吨/年,正在积极推进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预计该项目将于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投产后项目总产能达到约214万吨/年。
根据Project Blue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格林布什锂辉石矿项目当中的化学级工厂在全球硬岩锂矿项目当中现金生产成本处于较低水平。财报显示,天齐锂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31.44%,财务状况稳健。
海外工程扩产提效的同时,随着国内新购锂精矿陆续入库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天齐锂业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截至目前,天齐锂业在国内外分别有位于四川射洪、四川安居、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和西澳奎纳纳的五个锂产品生产基地。2025年7月30日,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已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同时,公司正在推进重庆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项目建设和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相关工作。
平安证券的研报指出,公司资源禀赋优越,矿冶两端均有新增项目将投产,未来量增趋势较为明确,同时随着锂价触底反弹,业绩有望回暖。
锂价反弹可期
不同于上半年的“凶险”,受产能出清,价格回升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锂电行业将有望回暖。
7月,工信部发布《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有色金属行业列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重点领域,并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规范资源开发。除了国家层面政策陆续出台,行业自律行动也不断展开,8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上下游加强协同,坚决抵制无序竞争,同时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直指行业痛点,在整顿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在推动锂电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7月以来在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下游需求增长仍显强劲,叠加部分地区供应扰动频发的情况下,锂价已出现明显反弹,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在需求端,南华期货分析指出,“金九”旺季预期与终端结构韧性共同奠定需求基础。在
传统旺季背景下下游锂电材料企业排产预计环比增幅超5%,市场对下游基于旺季需求的补库行为形成一致预期,认为补库需求的释放将直接推动锂盐现货的采购需求。
作为全球电气化战略的核心,锂的需求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1~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为831.1GWh,同比增长57.5%,保持较高增速,且9~10月份有望迎来需求旺季。
随着锂盐企业利润的逐渐兑现,未来企业开工率存在进一步提升预期,这将加速锂矿去库节奏,进一步推升锂盐的价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