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盛昌:“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备案通过 “AI+”战略走向纵深)
9月2日晚,华盛昌(002980.SZ)公告称,公司开发的“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将适时向用户开放内测。该大模型是一种服务范围广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为下游应用企业和专业人员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垂类大模型助力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化升级
作为国内测量测试仪器仪表领域的领军企业,华盛昌敏锐洞察到AI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积极投身于AI赋能公司业务的探索与实践中。公司凭借对全场景测量需求的深刻洞察、全流程测量技术的深厚积累以及全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方法,开发了“DeepSense 深度感测大模型”。
据介绍,该模型能够在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校准等环节提供实时技术支持,同时结合传感器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测量流程,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可广泛服务于设备运维、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领域。未来将助力公司实现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为更广泛的客户和应用场景提供价值。
根据爱建证券近期对华盛昌的覆盖报告,当前市场并未充分预期AI对仪器仪表行业的赋能。华盛昌正逐步将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多个智能仪器仪表中,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公司未来AI类新产品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AI+”战略加速国产替代崛起
在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脊梁的当下,仪器仪表作为其“眼睛”和“尺子”,在电力维护、航天器制造、医疗设备研发、新能源开发、食品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开信息显示,国内仪器仪表行业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2023年我国仪器表行业总产值达到10112亿。国产替代、产品品类拓展、行业持续整合以及持续出海为国内企业带来增长驱动力。
东北证券研究显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每年存在约200亿美元的总逆差,呈现“高端进口、中低端出口”的结构性特征。高端产品如实验分析仪器、试验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电子测量仪器等进口依赖度高,国产化率均不足50%。
近年来,华盛昌积极拥抱AI技术,持续向高端仪器产品进军。公司陆续发布AI 7760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端侧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等AI新品,填补了国产高端仪器在智能化领域的空白,展现出强大的国产替代潜力。
华盛昌董事长袁剑敏先生在《信用中国》对话节目中表示,华盛昌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面对国际技术封锁与关税冲击,企业将海外拓展经验转化为国内市场赋能的契机: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深化与国内企业在电力、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国产替代。
据业内人士分析,华盛昌积极推进AI+战略,将助力公司在工业智能测量、环境智能检测、新能源检测、医学诊断等新兴领域占据先机,并有望在工业智能化及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华盛昌表示,此次备案通过意味着公司在“AI+测量智能体”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对公司应用场景的拓展、业务实施成本的降低、公司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推进公司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智能仪器仪表与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矩阵,不断向市场推出有重要价值的新产品,全力以赴做好公司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
(大湾区经济网 编辑 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