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元机器人姚卯青:机器人学多工种,具身智能会率先用在制造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宁波报道
日前,在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
今年下半年具身智能行业将进入“交卷”节点,智元已在物流、汽车、商业三大场景跑出首批千台级订单。当记者问及下一步决定规模化复制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姚卯青表示,具身智能接下来会在一些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率先得到应用。一个优势是,这些领域相对有比较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比较可控且可预见的作业环境。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挑战,工业对于节拍、成功率、成本、稳定性的要求都极高,不可能引入一条新产线、一项新技术就造成停线,损失会很大。
“所以,如何把这样一个新技术稳定可靠地集成到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工厂中,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过程。”姚卯青说。
一是涉及机器人硬件本体,它需要可靠运行几天,不能出现硬件停机故障。其次,在面对一个新的应用场景时,要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即快速学习和泛化的能力,例如在小时级、天级就能适应一种新的工种。真正让通用机器人像工人一样,让它去适应不同的工种。
姚卯青强调,通用机器人不仅要“会”,还需要做得非常可靠,成功率要做到99%,甚至有些行业要做到99.99%,既要保证成功率,也要保证与上下游流水线同节拍,维持整体产能,这些都是现在智元机器人与落地应用伙伴一起优化、持续提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