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摩洛哥1-8月粮食及农副产品进口呈两级分化态势)
据摩洛哥《经济学人报》9月3日报道,摩洛哥谷物与豆类经销商联合会和智库“谷物愿景”的数据显示,摩粮食及农副产品进口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粮食进口量下降,本土农业生产复苏;另一方面农副产品进口量显著增长,畜牧养殖业深度依赖进口原料。
2025年1-8月,摩农产品进口总量同比下降6%,主要原因是软小麦和大麦这两大主要农产品的采购量分别减少10%、51%。今年4月,摩农业部宣布2024-2025农业季收成440吨,同比上涨41%,摩洛哥虽然还不能实现自给自足,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有所降低。硬小麦进口增长30%,达97.63万吨,反映出工业部门对粗麦粉及面食生产需求的持续增长。玉米进口亦增长13%,表明动物饲料行业需求坚挺。硬小麦(面食原料)和玉米(饲料关键投入品)目前仍依赖进口补充,摩洛哥在特定农产品领域仍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
农副产品进口量同比增长9%,其中菜籽粕、甜菜粕、豆粕分别上涨143%、41%、7%,向日葵粕和苜蓿饲料进口逐步增长,反映出摩畜牧业正通过拓展品类推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这些数据揭示由于本土原料产量的不足,摩畜牧养殖业对原料进口的依赖程度正不断加深,进口已成为维持畜牧产业链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选择。
从供应市场来看,软小麦方面,法国以37.49万吨保持第一大供应国地位,立陶宛(6.3万吨)、俄罗斯(6.22万吨)与罗马尼亚(3.26万吨)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巴西亦以2.88万吨供应量崭露头角。这种多元化态势折射出摩洛哥降低单一市场依赖的战略意图,也反映了对黑海和波罗的海地区谷物资源的整合策略。玉米进口总量达37.76万吨,其中巴西以27.13万吨占据主导地位,阿根廷与西班牙分流剩余份额,美国虽仅供应2.42万吨但具备增长潜力。豆粕主要来自美国(4.42万吨)。保加利亚成为葵花粕关键供应商(2.09万吨)。昔日重要供应国乌克兰从摩洛哥进口版图中消失,既揭示了地缘政治冲击,也体现摩洛哥转向稳定市场的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