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亿龙头争议升级:2027年250亿盈利可期?)
《投资者网》谢莹洁
近日,“老登争议”在金融圈持续发酵,引发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际旭创”300308.SZ)股价剧烈震荡。9月8日,公司股价单日大跌9.09%,市值蒸发逾400亿元,成为市场焦点。
这场风波源于一则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预测达250亿元的质疑,质疑者正是知名买方大佬、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其指出,当前预测主要基于产能投放及利润率维持当前水平两大假设,但未来产品价格可能因产能释放而下降。
“250亿元净利润预测”引发交锋
当AI浪潮席卷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既站上了行业风口,也身处争议的风暴中心。近期,围绕其“2027年实现250亿利润”的业绩预测,买方大佬凌鹏在9月5日公开发文,质疑市场对中际旭创的盈利预测过于乐观。
他指出,当前市场普遍预计公司2027年净利润将超过250亿元,这一预测建立在两大核心假设之上:一是公司产能完全释放且产品不降价,二是维持当前30%左右的高净利率水平。凌鹏认为,这种“线性外推”的逻辑忽视了制造业固有的周期性波动风险,缺乏对行业供需变化和技术迭代的充分考量。
此番言论迅速引发卖方机构的强烈反弹。国盛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在朋友圈直接回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并讽刺其“破防”。
随后,国盛证券发布研报,上调中际旭创盈利预测,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达198.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不过,这一预测虽低于市场热议的250亿元,但仍远高于公司2024年实际净利润53.7亿元的水平,显示出卖方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高度乐观。
9月8日,中际旭创收报369.99元/股,下跌9.09%。9月9日再次下跌2.9%,股价报359.3元/股,市值3992亿元。
拉长时间看,自9月4日涨至历史最高点448元/股后,该公司股价就开始大幅下跌,截至当前股价跌幅已达17.41%,市值缩水高达866.69亿元。
履历显示,凌鹏现任温州荒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总监。荒原投资成立于2016年4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
此前,凌鹏曾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历任策略部主管、首席策略研究师等职务,并在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三次获评《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一名。2013年至2015年,他任职于东吴基金,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等职务。2015年至2016年,则任职于兴业全球基金,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经理。
最新研报继续给出“买入”评级
公开资料显示,中际旭创的前身是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机定子绕组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7年,斥资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进而成功跨界光通信领域,剥离传统主业,将资源聚焦于高速光模块的研发与生产。自此,借势AI算力浪潮的爆发,2023年全球首发高性能1.6T光模块,2024年营收飙升至239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138%,终成有史以来登顶全球光模块市场榜首的中国企业。
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近年来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需求,业绩持续高增。回看公司过去三年的财报表现,在2022-2024年,中际旭创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9.57%、77.58%、137.93%,整体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同比增长69.4%,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至39.33%和28.69%,创历史最佳水平。
不过,公司应收账款达63.45亿元,同比增长59.32%,存货达91.68亿元,同比增长48.61%。2024年存货减值计提达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计提3.08亿元,存货跌价风险凸显。
公司股价亦水涨船高,从4月的77.87元/股一路飙升至9月的高点448元/股,年内涨幅一度超过200%。与此同时,今年总市值一路飙升,年内最高累计增长3350.72亿元,增长规模在整个创业板中位居第一。
然而,亮丽业绩背后亦暗藏隐忧。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半年末,持有该公司的机构数量为1435家,累计持股约5.56亿股,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264家和1.18亿股。其中,曾将其作为第一大重仓股的中欧阿尔法混合A和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均已清仓。
凌鹏在最新文章《君子固穷》中表示,自己“又经历了一次局部泡沫”,并强调不会参与此类行情。他认为,当前市场对中际旭创的追捧已脱离基本面,呈现出典型的“资金抱团”特征,未来或将面临估值回归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争议不断,多数券商仍对中际旭创未来业绩保持乐观,理由是随着800G、1.6T等高端光模块产品需求爆发,公司作为全球龙头将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开源证券给予中际旭创“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1.24亿元、752.69亿元和998.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46亿元、160.04亿元和208.34亿元。
报告指出,得益于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的快速增加以及持续降本增效,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和净利润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公司重点客户进一步增加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并加速了光模块向1.6T及以上速率的技术迭代,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此次“老登争议”不仅折射出市场对AI算力赛道估值分歧的加剧,也反映出当前资本市场在资金推动下对成长股的过度追捧。中际旭创股价的大跌,或许只是市场对高估值成长股重新审视的开始。未来,公司能否兑现市场的高预期,仍需时间检验。(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