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券商业绩会密集召开:业绩增长、并购重组、再融资成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近期,上市券商密集召开业绩说明会,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心话题,透露证券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1日晚间,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后,已有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华泰证券等16家券商密集召开业绩说明会,通过视频直播、文字问答等多种形式与投资者展开互动交流。
记者梳理发现,经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高增长后,多家券商被问及下半年能否延续这一势头。与此同时,券商高管直面市场关切,就并购重组规划、再融资进展等热点问题作出答复。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A股市场交投活跃,经纪、投资业务驱动上市券商净利润高增,带动整体经营业绩向好。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市场交投活跃,股票交易量同比增长60.9%。
财达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加。经纪业务通过推动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发展转型,新开客户、股基交易量和托管客户资产均有显著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在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业务版图不断拓展;证券投资业务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实现收入正增长。
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A股延续震荡走强行情,券商能否维持业绩高增长态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绩说明会上,华泰证券答复投资者称,三季度以来,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有望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带来正向影响。公司将继续保持稳健进取的发展步伐,巩固提升经营业绩、主营业务竞争力与数字金融发展能力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华泰证券透露,其具体举措包括:聚焦客户价值,着力推进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国际布局,持续延伸金融服务全球价值链;拥抱科技变革,在更多重点智能化场景实现新的突破等。
而随着7月、8月权益市场行情持续走强,中信证券也被问及证券投资业务是否存在向权益投资倾斜的举措。
对此,其回应称,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路和风格,积极把握市场节奏和交易机会,不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权益投资业务,中国银河在半年报中的一段表述引发投资者关注:“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资源禀赋,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着力加强在AI芯片、量子计算、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空天科技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投资布局相关产业链和个股,取得阶段性优异的投资业绩”。
对此,中国银河回应投资者表示,高科技行业投资是公司权益投资业务配置方向之一。总体上看,公司投资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配置结构较为均衡。2025年,公司权益自营规模有所提高,持续参与央行互换便利项目,高股息红利投资保持较大规模,积极布局了高科技行业投资。
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证监会同步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要求“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券商并购重组节奏加快,相关进展及未来规划成为投资者询问焦点。
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联证券+民生证券”“浙商证券+国都证券”的合并已落地,仍在进展中的券商并购还有“国盛金控+国盛证券”“西部证券+国融证券”“国信证券+万和证券”“湘财证券+大智慧”“华创证券+太平洋”等。
关于未来发展战略,国盛金控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以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为契机,进一步聚焦证券主责主业,加快资源整合,提升国盛证券的品牌效应优势。国盛证券将坚持“深耕江西,服务全国”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国盛证券自身研究业务等比较优势,聚焦特色化、精品化业务体系建设,提升特色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争取更好的经营业绩。
自年初有大型券商完成重组后,市场强烈关注接下来的券商并购动作,“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银河证券”,被认为是头部券商合并预期中的两大最佳选择,投资者也在相关券商业绩说明会上频频发问。
今年2月26日,中金公司曾发布澄清公告,对与中国银河进行合并的市场传闻予以澄清说明。事实上,两家券商此前已多次传出合并传闻,每一次都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不过两家公司均予以否认。
在业绩说明会上,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计划合并中小券商或其他大型券商,中信证券回应投资者称,去年以来,已经有一些头部机构并购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市场活力,也让市场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对公司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信表示,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凸显。但在压力之下,公司更要保持战略定力,这是中信证券赢得市场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中信证券进一步表示,公司将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做好统筹部署,锚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愿景目标,多措并举提升公司的各项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在战略上的平衡,巩固境内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国际业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中国银河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则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当前证券行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决定行业格局的因素比较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证券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要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下功夫,证券公司只有突出专业化发展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和社会声誉,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巩固内生发展动力,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稳中求进,稳步推进一流投行建设。
资本实力是证券公司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
2025年,在券商再融资市场沉寂一年多后,今年已有5家券商定增事项加速推进,包括指南针、天风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中泰证券,不少投资者对此重点关注。
其中,今年,东吴证券“首吃螃蟹”,抛出业内首份定增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南京证券于6月26日回复上交所问询,50亿元定增有效期已延长至明年7月4日。
在业绩说明会上,东吴证券对外透露了定增事项最新进展,其称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预计不会对下半年业绩产生直接影响。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经营,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同时抢抓资本市场机遇,增强资本实力,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南京证券回应投资者表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目前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面对定增“是否有损公司和原有股东利益”的疑问,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表示,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资金、运营方面的支撑和保障,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在积极推进再融资工作的同时,公司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多措并举抓好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更好的经营业绩,积极增强资本内生能力。
有投资者注意到,近期部分券商拟通过定增、境外上市等方式补充资本。
对此,中国银河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指出,资本补充对证券公司长期发展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变化,证券公司不断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轻重资本业务均衡发展。公司高度重视资本补充相关工作,持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不断丰富融资工具,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资本补充,以保障资本充足水平。
此外,华泰证券亦被投资者催促,“现在正是配股好时机,建议启动配股流程”。不过,公司没有正面回复,仅表示,感谢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