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Canalys:预计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 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2 11:28: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Canalys:预计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51% 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智通财经APP获悉,Canalys(现并入 Omdia)发文称,虽然厂商近期新机上市反响超出预期,但预计全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仍将维持在 1,520 万台左右持平。然而,2026 年有望成为转折点。随着竞争加剧以及翻盖式机型变得更加平价,折叠屏市场有望重新迎来增长。Canalys(现并入 Omdia)预测,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实现同比激增 51%,并将持续带动2027年的市场动能。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一波新机发布浪潮,厂商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机身厚重和重量的顾虑。三星升级了其 Fold 系列并扩展了 Flip 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了分销力度,其他厂商也纷纷推出新机型,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选择。如今,大多数主要安卓厂商都已加入折叠屏赛道,尝试不同的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尽管该品类竞争加剧,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仍保持在660万台左右持平。其中,中国市场是主要亮点,同比增长32.8%,主要由华为 Mate 和 Pura X 系列驱动。第二大折叠屏市场美国的增长相对温和,上半年同比增长7%,主要由摩托罗拉 Razr 2025系列推动。

尽管如此,折叠屏仍将是一个小众市场,仅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低个位数比例。因此,折叠屏在厂商业务战略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路径,已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折叠屏:硬件实力与创新能力的考验

在过去十年的众多智能手机关注点中,折叠屏尤为突出,因为它提供了消费者可以直观感受到的高度“可见”体验。在消费者对重大升级越来越难以察觉的市场中,屏幕仍是少数显著的升级前沿之一。

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折叠屏的核心目的在于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其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厂商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借此实现:

在日益同质化的市场中实现品牌差异化。

在材料与形态创新方面建立工程可信度。

在利润率最高的超高端市场中占据定位。

越来越多的三折屏概念机已暗示这一前沿领域的未来延展方向。

这些因素使得折叠屏不只是一个小众实验,而成为检验硬件研发能否在行业中继续提供显著差异化的试炼场——尤其在行业重心逐渐向软件、人工智能和服务等核心收入驱动力转移的背景下。

对硬件团队而言,折叠屏的意义至关重要:要么证明工程驱动的创新仍具价值,要么智能手机将逐渐沦为仅承载软件生态的标准化容器。因此,折叠屏智能手机的规模和更广泛战略意义正逐渐被提升至优先级议程。

以价值而非数量驱动产品组合策略

从出货量来看,折叠屏仍属小众细分市场,仅占全球出货量的 1.0–1.5%,且在售价高于 700 美元的机型中仅占 5%。但若仅以出货量衡量,其真正影响将被低估。折叠屏在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上远超其体量,体现了“小众但重量级”的市场特征。

三星的产品组合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台 Galaxy Z Fold7 按官方售价(约 1,899 美元)出售,其收入相当于大约15部入门级 Galaxy A06 4G 的收入。2024年,三星全球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智能手机(Galaxy S 和 Z 系列)仅占销量的15%,但这些机型贡献了惊人的44%出货价值。在这一价位段中,折叠屏(Galaxy Z 和 W 系列)占比超过20%,有效提升了平均销售价格(ASP),并将三星的收入结构从低利润、高竞争的大众市场中部分转移。此外,这还未计算可通过额外产品(如保障计划)实现的潜在加售机会销售。

对厂商而言,折叠屏正成为推动高端化、品牌差异化以及长期盈利能力的战略杠杆。规模对于折叠屏项目实现盈亏平衡至关重要,但从战略或商业角度来看,并不要求其被大众市场实现大范围普及。

重新思考折叠屏以扩大普及

尽管更多厂商参与和工程技术不断提升,折叠屏仍面临普及障碍。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下一波市场采纳的关键,而许多解决方案与硬件突破关系不大,更在于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和期望,激起他们对拥有折叠屏的强烈渴望。

折叠屏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Canalys(现并入Omdia)在五个全球市场进行的一项消费者研究(样本量 N=5000),聚焦前沿智能手机技术显示,96%的受访者对折叠屏智能手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近 40% 的受访者表示对折叠屏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虽有兴趣,但认为折叠屏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自身需求。

这些发现突显了推动折叠屏下一波普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方面:

行为需要改变。普及的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折叠屏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的互动方式:如何握持、多任务处理、浏览、输入或玩游戏。即便是超高端机型,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摩擦感正是折叠屏难以像普通旗舰手机那样进行市场推广、定价或销售的原因所在。要让折叠屏从标准直板机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激发消费者对其可能性的想象力。在这一早期阶段,传统智能手机行业依赖的广泛品牌宣传和激进渠道促销策略并不适用。市场需要像对待一款全新初创产品一样进行培育。这也意味着,在这个阶段,评判成功的指标可能不再是出货量,而是更细微的指标,如用户留存率或折叠屏用户的定性反馈。

价格往往是一把双刃剑。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手机的平均售价(ASP)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而翻盖型折叠机的平均售价高出123%。高端化对品牌认知和收入驱动至关重要,但也排除了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企业应用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的生产力优势更容易被认可——大屏支持多任务处理、文档编辑和视频会议,而无需携带额外平板。例如,三星通过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 集成,展示了企业应用场景:用户可以连接外接显示器,运行类似桌面的工作流,非常适合希望用一台设备完成手机和 PC 类任务的移动专业人士。其他厂商也在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的合作,将折叠屏定位为生产力工具,而不仅仅是消费新奇产品。

体验前置以降低购买门槛。除了提高认知和拉动需求外,厂商可能还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的策略。对于许多用户而言,折叠屏是一项重大投资,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高效且透明的零售展示是推动用户互动的关键。OPPO等品牌已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犹豫用户的购买门槛。建立信任——对产品、品牌及售后保障的信任——至关重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