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风波未平!罗永浩连发7条微博,贾国龙称“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3 15:01: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风波未平!罗永浩连发7条微博,贾国龙称“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餐饮集团之间围绕“预制菜”定义的争议持续发酵。大众讨论焦点逐渐转向餐饮预制菜使用透明度与消费者知情权上。

9月13日凌晨至中午1点,罗永浩火力不减,连发7条微博,继续就此次西贝风波发表言论。其最新博文称:如果让我给西贝支招,我能做的就是,建议它堂食不做预制菜,或堂食做预制菜的时候,标明是预制菜。

而就在前一晚8点30分,罗永浩才在多个平台直播回应西贝事件,时长约1小时左右。直播开播仅10分钟,其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10万+;不到半小时,仅微博平台观看量已接近500W。

罗永浩直播间背景上标注其立场:“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罗永浩在直播中表示,他个人不反对预制菜进商场,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反对预制菜以现做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在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门话题后,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最新发声。

9月12日,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他表示“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贾国龙透露:“9月11日和9月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在采访中,针对社会上对预制菜存在的焦虑情绪,贾国龙认为,“预制工艺不是预制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预制工艺,需要提前做,无非是在什么状态、用什么原料、工艺、调味品做。越是好的菜越要提前做,比如鱼翅、鲍鱼,得提前好几天发制,红烧肉也得提前十几个小时做。出餐效率、标准化程度越高的餐饮企业,预制程度越高。”

针对记者提出的“所以西贝有预制工艺,但是没有预制菜?”贾国龙直言:“对,可以这么说。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预制。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比如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

9月12日,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发文力挺西贝: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随后他回复网友自己发声理由:因为正义、因为做一个不错的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团队付出的心血太不容易了!可建议、可以理解、可以促使企业改进完善、但不能让企业家灰了心!

9月13日,于东来力挺西贝的视频已不可见。目前,于东来抖音号“胖东来于东来”账号已私密。

何为“预制菜”?

事实上,预制菜在去年就有了“国标”。

2024年3月,国家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经梳理,“预制菜”的官方定义如下:

其中,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

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属于预制菜。

官方对于预制菜范围的划定,显然比以往行业内广义上包含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的庞大预制菜概念缩窄很多。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预制菜国标和官方解释,预制菜不包括速冻面米食品等主食类食品、净菜类食品,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

综上所述,西贝方宣称的“没有一道是预制菜”,从国标定义来看,的确没有预制菜;而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则更多基于口感与用餐体验

出品:21财经客户端 南财快讯工作室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底捞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