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陈茂波: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上是亚洲的领军者 会推动更多的产品创新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5 07:18: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陈茂波: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上是亚洲的领军者 会推动更多的产品创新)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4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第二届香港绿色周上星期完满举行,40多场精彩多元的活动,汇聚了65家本地和国际的公私营机构,共有超过14, 500人次参与。既有面向业界的国际论坛、圆桌会议,也有面向公众的展览和博览会,让海内外朋友能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更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本届绿色周以共铸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突显在当前割裂的国际环境下,香港对推动相关领域跨界别、跨地域讨论的坚持,让志同道合的不同持分者可就环球共同面对的迫切议题,交流前沿知识和经验,分享前瞻的想法和角度。

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上是亚洲的领军者,但除了量以外,更要提供创新的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要。巨灾债券和基建证券化就是好例子。金管局正透过Ensemble沙盒项目,就代币化如何改善碳权的发行和交易进行探索,以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此外,我亦乐见今年香港绿色周有参加者就混合金融(blended finance)展开讨论,即通过结合公共部门的担保或支持,引导更多的市场资金参与相关项目。

陈茂波续称,我们会继续携手同心,努力丰富香港金融服务的内容和生态,让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有活力、更具影响力,为国家的金融强国建设、人类的美好生活,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如下:

共铸全球可持续未来

第二届「香港绿色周」上星期完满举行,40多场精彩多元的活动,汇聚了65家本地和国际的公私营机构,共有超过14, 500人次参与。既有面向业界的国际论坛、圆桌会议,也有面向公众的展览和博览会,让海内外朋友能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更积极参与绿色发展。今届绿色周以「共铸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突显在当前割裂的国际环境下,香港对推动相关领域跨界别、跨地域讨论的坚持,让志同道合的不同持分者可就环球共同面对的迫切议题,交流前沿知识和经验,分享前瞻的想法和角度。

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关乎我们每个人和下一代的福祉,在极端天气愈趋频繁的今天,这课题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这既是为未来美好生活的努力,也是庞大的商机,其中前沿科技落地应用,将孕育出更多新兴与未来的产业群。

今年「香港绿色周」的重点活动之一,包括亚洲公益创投网络(AVPN)全球大会2025。这是主办机构相隔六年后再次在香港举办这个大会,吸引了全球超过1,500位在慈善事业、影响力投资(impact investing)和可持续金融等领域的领袖聚首香港,场内气氛热闹,反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亚洲区内领先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在「影响力投资」范畴上的地位。

在「香港绿色周」的多个活动里跟与会者交流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指出,当前部分西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热情和承担减退之际,亚洲地区尤其中国,仍然坚定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中流砥柱,担当起重要的领导的角色,让人尊重。

事实上,亚太区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正不断加大。以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为例,按估算去年亚太区在这方面的投入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占全球相关投资约一半,较美洲地区多出一倍。我国更是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贡献者」和「创新者」,除了坚定践行「3060」双碳目标,在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总量上占近四成外,在锂电池、光伏板和电动车等新能源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庞大产能,更是助力全球更好实现绿色转型的支撑力量。

联合国2015年提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今已有十年,当中关于气候行动、可负担洁净能源、消除贫穷、减少不平等等17项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所需资金缺口仍然庞大。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按照联合国的估算,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将每年需要近2.4万亿美元才能实现气候目标,而目前的投资额仅为其四分之一。

面对全球数以万亿计的资金缺口,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单靠政府及慈善机构便能完全筹措,肯定需要私人市场资金参与其中,这也是「影响力投资」近年愈受全球重视的背景之一。

去年「影响力投资」管理资金的规模估计便达到1.6万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更会增加到6万亿美元。当中的关键是如何将「影响力资金」与具社会意义的优质项目高效对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贡献:

第一、构建蓬勃的「影响力投资」生态圈。当今全球财富拥有者很多不再单纯追逐财务回报的最大化,更是重视如何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影响。香港汇集了众多家族办公室、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以及区域和国际的影响力投资网络,我们必须促进不同持份者的协作,推动跨界的别联动,并把它们和具社会效益的项目连结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益和影响力。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推出的「iLink线上平台」,便汇聚近50个家族办公室,以及国际知名的策略伙伴,协助他们推进慈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生态圈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初创企业。不论是科学园和数码港培育的本地初创,又或是我们引进来的欧美初创,以至国际上的一些领军企业,它们的前沿技术、创科产品和解决方案,无论在绿色转型、卫生、金融服务或教育等不同领域,都能有助推动区域甚至全球迈向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也为投资者带来具潜力的投资项目。结合香港金融与创科双优势,推动其相互促进,可为香港发展增添新动能。

第二、助力建立国际信赖的标准和规则,以促进投资。以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为例,建立国际认可的项目分类、财务汇报和披露的标准,有助巩固投资者对目标项目的信心,并降低跨界别及跨地域的沟通成本。金管局上周就《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开展第二阶段的公众咨询,拟涵盖「转型活动」,例如协助高污染的行业减碳。这有助更有效引导资金投放于相关项目,回应不少发展中地区面对的实际需要。

第三、推动更多的产品创新。香港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上是亚洲的领军者,但除了量以外,更要提供创新的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要。巨灾债券和基建证券化就是好例子。金管局正透过Ensemble沙盒项目,就代币化如何改善碳权的发行和交易进行探索,以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此外,我亦乐见今年「香港绿色周」有参加者就混合金融(blended finance)展开讨论,即通过结合公共部门的担保或支持,引导更多的市场资金参与相关项目。

我们会继续携手同心,努力丰富香港金融服务的内容和生态,让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有活力、更具影响力,为国家的金融强国建设、人类的美好生活,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9月14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