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经合组织农贸司司长:数字技术推动农业贸易可持续发展)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9月10日至14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 在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在论坛现场,围绕全球农业市场与贸易驱动因素、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全球农业服务贸易等话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农贸司司长马里恩·詹森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21世纪》:如何看待未来全球农业市场和贸易的主要趋势与驱动因素?
马里恩·詹森:农业贸易对于未来农产品市场仍将十分重要。世界某些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在增长,生产力也在提高。不过,在一些人口增长强劲的地区尤其是非洲,并未看到农业生产率有很高的增长。因此,在当前时期,保持农业市场开放非常重要,这有助于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21世纪》:全球农业供应链目前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各国政府如何增强农业系统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马里恩·詹森:我认为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于,农业生产力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为了养活全球人口,全球范围内需要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增长。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确保将农产品从生产地运往最需要的地方,运往人们需要购买食品的地方。为此,供应链必须保持顺畅,我们必须避免包括农业供应链在内的供应链中断。
《21世纪》:如何看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对于促进农业和食品市场所发挥的作用?
马里恩·詹森:总体而言,任何朝着合作协定迈进的举措都十分重要。根据经合组织的研究,更多跨境协同与合作,对于维持全球增长、促进全球贸易,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今年服贸会主题是“数智领航,服贸焕新”。请问,你对数字技术重塑全球农业服务贸易有何看法?
马里恩·詹森:数字技术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对于未来农业贸易和农产品市场非常重要。数字技术还能促进农业贸易,尤其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确保农业贸易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跨境贸易的可持续,我们必须在边境检查产品状况,即这些产品产自何处,如何被生产。如果通过纸质文件来完成相关流程操作,成本非常高昂。鉴于此,贸易数字化至关重要,实现无纸化贸易、在边境以数字化方式促进贸易至关重要。从这个维度来说,数字技术不仅对提高生产力很重要,对农业食品贸易也同样重要。
《21世纪》:你对深化经合组织与中国的合作有何期待?
马里恩·詹森:经合组织与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我们在服务贸易壁垒的衡量方面(包括促进数字服务贸易)有着长期的合作。未来,我们期待继续促进数字贸易合作。这也是为何我们今年来参加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