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Open RAN已死?)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 内容 编译自 lightreading 。
Mavenir 此前曾被誉为 Open RAN 运动的领军者。但这家美国软件开发商最近似乎即将迎来最后的告别。Mavenir首席执行官Pardeep Kohli 本月早些时候警告称,如果没有“棕地”运营商的支持,Open RAN 将会消亡,中国以外的 5G 将陷入爱立信和诺基亚两大北欧巨头的垄断。
他的公司本身已经退出了无线电制造领域。其他人则认为AT&T由爱立信主导的Open RAN是假的,已经把真正的Open RAN封进了棺材,开始将其与WiMax、TD-SCDMA和其他昙花一现的电信技术理念一起埋葬。但另一家北欧大型供应商的移动高管听到内部传来一阵阵的骚动,认为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不,Open RAN 根本没有消亡,”诺基亚移动网络业务集团总裁汤米·乌伊托 (Tommi Uitto) 在本月初于芬兰公司奥卢未来主义新研发园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想说,我们完全致力于 Open RAN。我们完全致力于 Cloud RAN。我们不止爱立信和诺基亚。”
O-RAN 仍在运行
对于那些在过去几年移动领域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Open RAN 经过漫长的酝酿,终于在 2018 年初随着 O-RAN 联盟的成立正式诞生。该联盟由全球几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牵头,诺基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旨在打造一套更加“开放”的新接口。RAN 中常见的专有接口阻止运营商从不同的供应商处为同一站点购买零件和软件。他们希望通过 Open RAN 改变这一现状,并促进竞争。
但这一概念似乎并未产生其最热心支持者所期望的影响。自O-RAN联盟成立以来,几乎没有任何被称为“绿地”网络的全新建设项目。其中,最大的网络由美国Echostar公司拥有,在该公司以数十亿美元的价格向AT&T和SpaceX出售频谱许可证后,即将退役。Echostar的举动对Mavenir和其他参与部署的Open RAN供应商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更大的问题是,全球现有的“棕地”运营商显然缺乏兴趣。几乎所有运营商都坚持使用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等传统供应商。去年,Omdia(Light Reading 的姊妹公司)的数据显示,这三家公司的 RAN 市场份额已从 2023 年的 75.1% 增长至 77.4%。全球规模最大的棕地运营商 Open RAN 部署是美国 AT&T 的,这引发了争议。尽管 AT&T 声称其使用的产品符合 O-RAN 联盟规范,但其中大部分产品由爱立信提供。
电信运营商一直希望爱立信和诺基亚参与Open RAN,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型运营商的支持,这一概念将难以推进。然而,即使在接口开放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大规模MIMO等更先进的5G技术中,整合供应商也十分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运营商一直选择单一供应商来部署Open RAN。这种“单一供应商Open RAN”的现象,以及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持续主导地位,并非O-RAN联盟一些电信运营商创始人所设想的结果。
但乌伊托表示,市场竞争比批评人士认为的要激烈得多。“有三星、有富士通、还有NEC,”他在奥卢说道,“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我的意思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与一家无线电设备制造商合作,而不是自己生产所有产品。”
Omdia 的数据显示,三星去年在 RAN 市场占有 4.8% 的份额,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五大的供应商,仅次于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通讯。Omdia 列出的另外两家公司是日本的 NEC 和富士通,这两家公司的份额分别为 0.9% 和 0.5%。然而,Uitto 表示,作为采购流程的一部分,电信运营商越来越要求产品兼容 O-RAN 联盟的规范。
诺基亚现在还声称已将其基带技术与多家制造商的射频单元整合。Uitto 在最近的奥卢活动上告诉 Light Reading 及其姊妹刊物Telecoms.com,这些制造商包括 Mavenir 和“韩国射频单元制造商”。在德国,诺基亚正在德国电信 (Deutsche Telekom) 约 4,000 个移动站点上取代华为,其基带技术在部分覆盖范围内与富士通的射频单元配合使用。
北欧混搭
诺基亚高管表示,除了前传之外,其他领域也取得了良好进展。前传是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之间的关键接口,备受业界关注。一个标记为O1的独立接口允许电信运营商使用不同供应商的管理系统来运营一家供应商的RAN,这在Open RAN术语中被称为服务管理和编排(SMO)。
通过另一个接口 R1,SMO 平台的一部分(称为 RAN 智能控制器 (RIC))可以托管第三方设计的网络应用程序。“运营商对这些应用程序很感兴趣,”Uitto 表示。“在 R1 接口之上,各种公司都可以为网络开发软件。”
SMO 和 RIC 正在取代业界过去在传统 RAN 中称之为网络管理和自组织网络 (SON) 的技术。诺基亚为所有这些技术打造的平台名为 MantaRay,而爱立信的对应平台则是听起来不那么“水生”的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 (EIAP)。人们对 Open RAN 的主要疑虑之一是,它能否在同一移动站点上实现各大供应商的组合。但 Uitto 表示,MantaRay 已经实现了这一点,并称其为“全球唯一的多供应商 SON”。
他在奥卢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爱立信的忠实客户甚至也在使用它,他们拥有100%的爱立信无线系统,但使用诺基亚MantaRay SON来管理爱立信无线系统,这足以说明它的实力。” 这款主流产品被电信标准组织TM Forum评为3级自动化的典范,这意味着机器做出的决策需要人工批准。但一款名为MantaRay AutoPilot的更新版本被归类为4级。
“在 Level 4 中,一切都无需人工干预,机器就能完成,”Uitto 说道。最近,它在沙特阿拉伯的朝觐期间投入使用,朝觐是每年数十万穆斯林前往麦加的朝圣之旅。“我们在短短三天内就对网络进行了 500 万次配置更改,”Uitto 说道。“这在人类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回应有关其没有与 MantaRay 相当的多供应商产品的暗示时,爱立信通过电子邮件表示,EIAP“采用多技术和多供应商方法,超越了 SMO,可跨专用 RAN、云 RAN 和开放 RAN 进行管理和自动化。”
这家瑞典公司还指出,“EIAP 是与 AT&T 等客户合作的最大规模 Open RAN 部署的一部分。”在 AT&T 的部署中,EIAP 主要管理爱立信自己的 RAN,尽管它已在小型基站中用于支持康普和康宁两家规模较小的供应商的 RAN 技术。
F1进站
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观点似乎更加一致,因为他们认为电信运营商对另一种名为F1的接口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F1是由主要的3GPP标准组(而非O-RAN联盟)设计的,因此运营商可以将一家供应商的中央单元(CU,基带系统的一部分)与另一家供应商的分布式单元(DU,负责最复杂的基带功能)配对。
在 Uitto 看来,这并不妨碍运营商将 CU 部署在区域办事处,同时在基站部署 DU。“或者,你可以将 CU 和 DU 部署在同一位置——不是在基站,而是在距离基站 20 公里以内,”他说道。“出于延迟原因,DU 必须在距离基站 20 或 30 公里以内。所以,你有不同的架构选择。但运营商尚未真正表达对 F1 接口的兴趣,该接口将是 DU 和 CU 之间的开放接口。”
几个月前,爱立信的专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爱立信 RAN 架构高级专家Gunnar Mildh 表示:“CU 和 DU 之间的分离部署并不多。我们认为,实际上,在 6G 标准中,取消 CU 和 DU 的分离可以提高性能。”
Uitto 对 Open RAN 进展的积极评价不太可能平息反对者,也不太可能消除一些大型电信运营商对 Open RAN 子行业前景的担忧。根据 Omdia 的数据,2022 年至 2024 年间,电信运营商在 RAN 产品上的年度支出下降了 22%,降至约 350 亿美元。三星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其网络合资企业的季度销售额也出现下滑,而 NEC 和富士通也陷入困境。
今年4月,富士通将其网络资产剥离至名为1FINITY的新业务,并预测本财年网络销售额将下降17%。NEC在7月警告称,其电信服务部门本季度收入将下降12.6%,营业利润将下降31%。
这两家公司都在年收入数百亿美元的大型电子公司的庇护下,经受住了严酷的RAN环境的考验。而像Mavenir这样的初创公司和规模小得多的组织却没有这样的优势,甚至现在一些最大的电信运营商都不认为它们有实力成为竞争对手。
法国Orange集团首席技术官Laurent Leboucher在今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 “生态系统中的小型供应商将发挥一定作用,但更多是在室内区域,或许还会在一些中立的主机环境中。在现有移动网络的替换和改造方面,真正大规模的公开竞争仍然只在少数几家公司之间展开。”
https://www.lightreading.com/open-ran/nokia-mobile-boss-says-open-ran-is-not-dead-amid-duopoly-fears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58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