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飘飘,正在追赶时代)
《投资者网》引力丨韩宜珈
“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这句经典广告语,曾经见证着冲泡奶茶的一个时代。而就在近日,香飘飘一则“暂停绕地球”的公告再次引发关注,不少消费者表示关心和好奇。虽然最后香飘飘官宣其和奶龙的合作代言,但这句玩笑般的营销传播,也映射出香飘飘如今的困境。
不久前,香飘飘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950万元变为亏损9739万元,同比下降230%;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4315万元变为亏损1.11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58亿元,同比下降5.6%。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创下3年内最高,不仅如此,这还是香飘飘连续第六年上半年出现亏损。
从家喻户晓到业务缩减,新消费茶饮竞争下,香飘飘正在追赶时代。
冲泡奶茶不吃香了
曾经风靡市场的香飘飘冲泡奶茶,如今却成了业绩下滑的主因。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香飘飘的冲泡业务营收仅为4.23亿元,同比下降31.04%。2024年,香飘飘冲泡业务贡献营收22.71亿元,同比下滑15.42%,单价下降2%,销量下滑14%,库存积压问题凸显。
从份额来看,冲泡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80%降至2024年的69%,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41%,表明其核心地位正在被其他业务取代。
对此,香飘飘解释称,现阶段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为冲泡奶茶,即冲即饮的特性决定了其热饮属性,在冬季可作为御寒、补充体力的休闲饮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夏季,该类产品冲泡、冷却过程较为繁琐,因此销量较少。通常情况下,冲泡奶茶的销售在第二、第三季度进入淡季,在第四季度至次年第一季度迎来销售旺季。
虽然季节性因素确实是亏损的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冲泡产品的增长乏力,还是来源于消费者习惯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一方面,香飘飘的即饮业务有些“传统”,产品定位传统,经销渠道传统,这些都让冲泡业务缺乏增长内驱力。
除此之外,整个冲泡市场也在萎缩。渤海证券研报显示,2014年—2023年,我国冲泡热饮的零售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4.31%,但冲泡奶茶的零售规模持续下滑,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01%。因此,虽然香飘飘自2012年起的12年中杯装冲泡奶茶市占率保持第一,但未来难有较大增长空间。
相比之下,即饮业务已经成长为香飘飘的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到2024年期间,香飘飘即饮茶的营收分别在6.43亿元、6.4亿元、9.01亿元、9.7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3.5%。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营收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即饮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0%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30%,并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超过冲泡业务,占比达58.27%。
Meco果茶是即饮板块的明星产品。2024年单品营收高达7.8亿元,增速达到20.69%。今年一季度,Meco果茶的销售收入继续同比增长20.68%,环比增长67.73%。
即饮业务虽然持续增长,但利润大头却还是在冲泡业务,从利润率来看,冲泡业务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40%以上,即饮板块直到去年毛利率才突破20%。这也造成了香飘飘整体营收下滑的困境。
果茶饮品“浴血奋战”
香飘飘的困境反映了整个饮品行业的深度变革。从冲泡到即饮,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渠道到零食专营,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遍地开花,像蜜雪冰城这样的低价杀手,挤压了曾以价格和便利性取胜的冲泡奶茶的市场。2015年前后,新茶饮的萌芽在一、二线城市爆发,引得奶茶从“冲泡时代”快步走向“鲜果、鲜茶、鲜奶”的集体狂欢。
现制茶饮在外卖平台补贴下销售火爆,蜜雪冰城、瑞幸、古茗们的门店单日销量暴涨。相比之下,香飘飘仿佛成了外卖大战下的“第一个受害者”。
从消费者角度看,相比于优乐美等同类冲泡饮品,价格上并不存在优势。方正证券在2024年发布的研报中也指出,价格角度上,传统冲泡奶茶产品提价空间有限,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价格优势。
随着即饮和现制奶茶的崛起、外卖补贴力度的加大,传统冲泡奶茶的市场空间受到巨大挤压。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新茶饮的门店数量从37.8万家增长至接近63万家。五年内增加了20多万家奶茶店,势必挤占了冲泡类和即饮类茶饮品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香飘飘也表示,“公司产品价格带与高价位新茶饮存在区分,但低价格带茶饮店,对公司以及几乎所有预包装饮料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面对市场变化,香飘飘早早决定“两条腿走路”,坚持“双轮驱动”战略,围绕“守正、稳进、创变”的年度经营基调,落实“稳冲泡、强即饮”的经营策略。
通过在校园市场、零食量贩及礼品渠道,Meco果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即饮业务毛利率低,但推广过程中的费用却不低。2025年上半年,Meco果茶毛利率为20.68%,销售费用率高达31.97%,同比上升3.50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在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上的高投入。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即饮产品赛道打出名号,Meco果茶以及兰芳园的品牌建设仍旧任重道远。
冲泡业务方面,报告期内,香飘飘提出了“健康化”“高质价比”的产品理念,继续探索冲泡新品类原叶现泡轻乳茶的市场机会,陆续推出“丛兰玉露”“新会陈皮月光白”等新口味。积极宣传原叶茶的“0反式脂肪酸、0植脂末、0香精”的健康标准。
渠道方面,香飘飘不断尝试,相继在杭州、武汉等地落地线下店及快闪店。2024年12月开业的杭州“香飘飘全球首店”创下连续22天排队超1.5小时的纪录。
但对于直营线下店模式,香飘飘表现得较为谨慎,多次明确表示没有开设茶饮连锁店的计划。在董事长蒋建琪的规划中,香飘飘线下店实际是“实验室”,是创新产品的测试窗口。
零食量贩渠道是香飘飘的另一尝试。公司积极拥抱渠道新兴变更趋势,采用“渠道定制化产品”策略,针对零食量贩渠道的具体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积极开拓零食量贩渠道。财报显示,公司直营合作的头部零食量贩系统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万家。香飘飘还针对零食量贩渠道推出了便于消费者“随手购”的280ml便携小包装Meco果茶。
线上渠道方面,香飘飘邀请时代少年团等明星代言,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但2024年电商渠道收入仅有1.8亿元,同比下滑25%,线上效果暂时未释放。
在报告中,香飘飘还提到加强了产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11%。同时,持续推进产品的健康化和高质价比策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仍在继续,如今,蜜雪冰城的现制奶茶的价格甚至低至香飘飘经典冲泡奶茶的水平(一杯在3.5元左右)。在现制茶饮和即饮产品的两方夹击下,香飘飘的转型之路远未结束。(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