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各区加力出海服务:平台如何建?合力如何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上海报道
为助力企业出海,上海各区及重点区域正加快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平台。而为避免资源浪费、形成全市合力,上海市级层面也由商务委牵头建立了统筹协调机制,重点打造了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联盟。
9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走访了在上海全市范围内较早搭建相关服务平台的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长宁)分平台。
据了解,长宁区在2024年4月12日就已正式启动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其后,依照上海市级部署,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长宁)分平台在202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长宁区如何搭建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提供了哪些服务?上海市市级层面如何统筹整合资源、平衡各区竞争?
政务服务+专业服务
长宁坐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的位置,毗邻国家会展中心、虹桥机场和高铁站;数字经济、航空物流等产业特色显著,总部经济较为集聚。这使其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门户。
目前,长宁已形成软件信息、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租赁商务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万亿。2024年,长宁全区电商平台交易额达1.62万亿元,年均增长 17.7%,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外贸方面,2024年,长宁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87.49亿元,增长9.9%,其中出口总额324.70亿元,增长10.4%。
立足于自身的特色与战略机遇,长宁正在积极建设“产业集群、航空物流、企业出海、专业服务”四位一体的中国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同时,深耕企业出海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
2025年6月正式启用的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长宁)分平台(下称“长宁分平台”)选址在上海荟聚办公楼D座8楼,面积达2000平方米,是上海中心城区中建设最早、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由长宁区商务委联合东虹桥集团、阿里国际站和英格卡集团共同打造,集政府与市场化的资源与服务于一体。
在平台服务的设计提供上,长宁分平台围绕“资金—物流—市场”三大要素,按照出海前、中、后三个阶段,从政务服务、市场化专业服务两个角度,第一阶段推出了“12+12”服务矩阵。
在政务服务方面,该平台联合会展海关、长宁区人才局、长宁区外事办、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部门,整合了通关、人才、法律、税务、跨境流通等12类政务服务事项。
例如,联动虹桥商务区,提供ODI咨询服务,为企业海外布局提供政策解读与流程指导;引入上海会展中心海关的通关便利服务,企业可享商品快速通关、关税优惠等政策红利;协同区税务局,提供“税路通”咨询服务,聚焦跨境税收筹划,帮助企业合规降本等等。
在专业服务方面,该平台集聚了60多家各领域的优质服务商,目前在12个服务类别提供专业支撑。
例如,阿里国际站提供从建站、营销到物流、履约的跨境贸易全链路支持;中信保及各大银行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跨境融资等国际金融服务,降低企业出海风险;东航物流、东方国际集团及得斯威的海外供应链服务,确保全球物流网络高效运转等等。
长宁分平台还打造了“虹桥出海沙龙”品牌,为企业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对接国际资源。如今年8月举办了“欧洲伙伴计划”的首期活动“欧洲大买家对接会”,邀请欧洲核心国家的头部制造商和贸易商,与区内优质企业开展对接。
“全市一盘棋”
除长宁区外,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浦东新区、静安区、徐汇区、青浦区、奉贤区、松江区等也已纷纷推出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
如何在形成全市服务全覆盖的同时,整合各区域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是一个关键问题。
根据上海市市长在7月31日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扩大)上的部署,上海正在抓紧建设全市统一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
总的考虑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平台和信息渠道进行统一整合和优化提升,形成“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方位的企业出海服务体系。重点是组建“1+(3+15)+X”工作机制:
“1”,就是建立1套市级层面一体化服务统筹协调机制,核心是建设全市统一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线上平台。重点提供在线咨询解答、一站式网上办事和专业服务资源链接等三大功能。
“3+15”,就是打造覆盖全市的线下咨询服务点。“3”是指浦东、临港、虹桥3个重点区域,将依托现有资源设立分平台,持续做强已有的特色专业服务功能。“15”是指除浦东外的其他15个区,将分别设立服务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就近便利咨询服务。
“X”,就是推进建设X个海外服务点。一方面,上海将推动现有海外办事处功能提升。另一方面,上海将依托市贸促会新设中国香港、新加坡两个海外服务点。
2025年7月3日,由上海市商务委牵头成立了上海市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包含管理咨询、法律仲裁、金融保险、境外上市、绿色低碳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服务支持。
长宁区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平台运营部副部长吴琳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组建“1+(3+15)+X”工作机制,是为了使全市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吴琳秋表示,长宁区现阶段希望分平台实现企业有出海需求便来此寻找资源的效果。平台将优先推荐区内优质资源,若企业有其他需求,会通过市级平台调用全市资源库、对接其他区资源,一站式解决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