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含科量”逐年递增 江苏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作者:刘扬 2025-05-06 22: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苏大强”“含科量”逐年递增 江苏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刘扬) 在当前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上市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长效发展的战略性支撑要素。继202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后,江苏省内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工作正式收官,A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发投入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苏省内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分别为1073.33亿元、1223.69亿元、1294.43亿元,“含科量”逐年递增。

705家A股上市的江苏公司中,有648家公布了研发支出情况,平均每家研发支出金额为1.88亿元。从绝对金额看,239家公司在2024年的研发支出超过亿元,20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恒瑞医药、东方盛虹、徐工机械、国电南瑞和南钢股份。其中,恒瑞医药以82.28亿元的研发支出位居榜首。


对比2023年数据,374家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出现增长。其中,江苏新能、哈森股份、蓝丰生化、南京高科、诺泰生物、通润装备、通用股份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加逾100%。

作为企业发展的“燃料”,研发驱动着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2024年,在上述374家公司中,有187家企业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高达50%。

除了利润增长,研发投入还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Wind数据显示,上述374家公司中,有228家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出现下降,占比达60.96%。存货周转天数的下降,意味着企业的产品供需关系得到了改善,存货质量得以优化。这也反映出企业研发成果能够推动产品销售,提升运营效率。

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也依赖于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不断加码。得益于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江苏省内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部分公司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探索新的增长点。

图①为东方盛虹PETG装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图②为徐工机械XYLC2500压裂车下线。图③为张建中教授开具恒瑞医药艾玛昔替尼AD全国首张处方。图④为南钢股份助力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图片来自公司网站)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盛虹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