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关闭超百家,券商线下网点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10-12 20:18: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年内关闭超百家,券商线下网点何去何从?)

【导读】年内关闭超百家,券商线下网点何去何从?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曾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城市核心区域的券商线下网点,是传统经纪业务的重要支撑。而今,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这些网点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家券商在全国范围内公告撤销营业部和分公司,合计裁撤网点超百家。通过整合营业部、裁撤低效网点,券商正将资源向核心区域与高潜力业务集中,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迈入“精细化运营”新阶段。

券商线下网点优化“进行时”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5家券商合计撤销116家分支机构。仅9月份以来,就有7家券商宣布裁撤旗下营业部,整合优化明显提速。从单家机构来看,国信证券一次性集中撤销12家营业部,创年内单次裁撤数量新高。

从地域分布来看,有券商打破了以往集中收缩三、四线城市的惯例,撤掉了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分公司或营业部。例如,山西证券撤销北京国贸证券营业部;国信证券裁撤了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营业部,该营业部成立于1992年,素有“深圳大户摇篮”之称,一度与红岭中路营业部、泰然九路营业部齐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券商持续整合线下网点,主要出于提升运营效率与控制成本的考量。随着互联网金融崛起、交易佣金持续下滑以及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营业部的“性价比”大幅降低:一方面,其难以满足客户对便捷化、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昂的租金与人力成本加剧了盈利压力,券商“瘦身”已成必然。

开源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当前券商营业网点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获客成本高,互联网渠道整体效率优于传统网点,而线上线下各类营销推广费用仍在攀升,行业竞争激烈挤压利润空间;二是多数网点仍聚焦于传统经纪业务,服务模式滞后,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增值服务如专业投顾、资产配置等供给不足,未能满足客户真实需求;三是业务同质化削弱客户对服务的感知,难以建立忠诚度,若无法通过系统优化、服务响应或增值体验提升客户获得感,其活跃度与黏性自然会下滑。

“传统营业部定位为交易通道提供者,服务同质化、响应被动、产品标准化,导致财富管理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中小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与个性化服务需求。”国联民生相关人士进一步指出,受困于传统模式的分支机构,破局关键在于重塑价值定位、优化体验并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轻量化运营降低成本,缩减冗余物理网点,转型“旗舰店+轻型服务点”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服务效能提升。

集约化经营渐成主流

在新的行业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券商在布局分支机构方面选择集约化策略。受访人士认为,集约化经营强调平台赋能与资源整合,可以通过强化科技、产品、运营与管理协同,助力网点提供更精准、更高质量的服务。

国金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人士指出,证券行业的发展逻辑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过去依赖牌照红利与周期行情,转向应对客户年轻化、服务场景线上化、需求多样化与产品同质化等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买方投顾转型成为经纪业务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集约化正是实现从“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的关键路径。

他预计,未来3至5年,券商分支机构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平台+人工”服务模式升级,借助大数据完善客户标签,实现长尾客户由线上团队统一运营,提升服务效率;二是集约化成为主流,券商将进行网点布局优化,整合资源撤并无效网点,从重分支机构数量到重分支机构质量;三是分支机构功能升级,业务范畴走向多元化,加强财富管理、机构业务等协同发展,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开源证券相关人士认为,集约化模式将推动客户服务逻辑从“静态分级”向“动态适配”转变,通过融合交易行为、生命周期等多维数据,实现服务策略的持续优化与个性化匹配,推动业务模式转向以专业价值为核心的增长路径,提升客户对服务的认可度。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证券行业从传统经纪向财富管理加速转型,通过裁撤低效网点、深化数智赋能、聚焦高附加值业务,券商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与客户体验,为财富管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张洁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山西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