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你的孩子不是懒,是能量低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5 10:55: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你的孩子不是懒,是能量低)

有时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点懒?

你也经常会对孩子说:“几点了,怎么还不起床?”

你的孩子每天无精打采的,不爱跟你说话。他的脾气也很坏,你说他一两句,他就炸了锅。

而你作为家长,也觉得苦恼。

其实,你的孩子不一定是懒,而是能量低。


一、你的孩子不是懒,是能量低

最近,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小唐来安肯心理求助。

她说,小唐太懒了,小唐之前非常自律,性格活泼开朗,但这一段时间,全变了。

小唐最开始到了中午十一二点,也不起床。

然后,小唐也不爱做作业,每天发呆,昏昏沉沉的。

慢慢地,小唐演变为开始打游戏,不愿意跟人沟通。

作为家长,看着小唐这样,很耽误学业,而且就要中考了,为了孩子着想,就采取了干预措施。先是断网,后面又收掉了孩子的手机。

但不料,小唐情绪激动,把家里的电视、手机全给砸了。

随后小唐变得易怒,稍微说小唐一两句,他就会暴跳如雷,最后不得不休学。

这位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回事,怎么变得这么懒,这么叛逆。

安肯心理也接过很多类似的心理咨询,像小唐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你的孩子并不是懒,而是能量低。

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提出过一个“能量层级论”。

什么意思呢?

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层级,就类似手机电量。

当孩子能量强的时候,他就会很阳光,很温暖,做什么都精力充沛。

而他在能量低的时候,就像没有电一样,一蹶不振,提不起精神,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

如果孩子持续能量低,慢慢地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狂躁、叛逆等现象。

慢慢地,生命力就被磨灭了,孩子就彻底“废了”。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二、3个方法,帮助孩子充电

人的身体里,藏着很多能量,每一天都在进行能量的交换,能量用一点,就会少一点,所以,你一定要给孩子充电。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充电呢?

能量场可以简单分为:心灵、大脑、身体这3个能量场。

1.心灵能量场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反刍思维。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总是在回想那些负面的,很痛苦的事情。

比如,他总是在想自己一场失利的考试,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太差劲了。

被父母、被老师批评后,他也觉得非常羞耻,并且会对情绪无限放大,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特别没用。

最后他就形成一种思维: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活着也没有意义,最后整个人都被拖垮了。

所以,我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引导他增强自我效能感。

首先就是进行心理评估,分析他思维反刍的根源。

然后通过正念训练,让他能更好地接纳自我。

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可逆的,一次失利没有什么大不了,事情没做好也没关系,我很优秀,下次做好就够了。

并且挖掘出他最擅长的地方,然后鼓励他,让他有一种感受:“我对自己很满意,我也非常有信心”。

当一个人心理能量是很强的,他才会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2.大脑能量场

有时候,孩子能量低,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的大脑没有休息好。

比如,他要做的事情太多,总是多个事项反复切换。

不同的课程,大量的作业,还有其它的辅导班,事情太多,让自己忙不过来。

就像是一台手机,打开了很多个应用程序,电量很快就消耗光了,他就会很累。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会在诊断中训练他的思考能力:

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最紧急的?

然后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

最后,你要协助他,制定计划,进行时间管理,核心就是减少不重要的事情,让孩子专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时候,就会很省电。

当他把精力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并且把事情做好了,他也会非常有成就感,又加强了心灵能量,这时候,电量就会更足。

3.身体能量场

最后,就是身体能量场。身体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身体很差,内心就会变得脆弱,大脑也会很迟钝。

很多孩子每天忙于学业,放学的时候,就拿着手机、平板,开始玩电子游戏,根本没有花时间运动。

长期不运动,身体就会像生锈的齿轮,效率低下,消耗更多能量。

而规律运动,就会及时充电,身体好了,才会高效运转。

研究表明,运动时,人体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够提升孩子的生命状态。

运动,可能和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一样有效,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运动。

在这里,我更建议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什么样。

所以,你要学会安排好作息,养成休息的习惯。

作为父母,下班后放下手机,陪着孩子做持续30分钟以上的运动。

慢慢地养成习惯,孩子的体力就会足,干什么都会精力充沛,专注力和洞察力能得到提升,成绩也会提高。

最后,总结一下: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懒,而是能量低。

一旦发现孩子能量低,就要及时干预,为孩子的心灵能量场、大脑能量场、身体能量场充电!



作者:杨怡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杨博士说心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