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盛世陈勇:公关界“老司机”的蜕变之路

来源:投资者网 2025-10-16 13:56: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联华盛世陈勇:公关界“老司机”的蜕变之路)

一次次“无中生有”,让联华盛世董事长兼CEO的陈勇从人力资源跨入网络媒体,又拐进公关传播战场。就是这么一位温文尔雅且颇具文人气息的他,早在十一年前决定下海创业时,引来身边诸多人不解,“一个书生如何经商?”

历经十年风雨,2016年8月18日,联华盛世作为营销传播分享经济第一股在新三板挂牌敲钟,这意味着曾经那个“小作坊”成功迈入“资本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而这十年中,陈勇也由当初的“门外汉”逐步成为了公关界的“老司机”。

谈及自己的创业历程,他更喜欢用“创造性”来形容。跨入新的领域,面对新的市场,陈勇并没有迷茫,这得益于他多年来养成的思维模式,即摸索自己的方法体系去发现寸节,解决核心问题。这在陈勇看来,公关行业早已走过信息资源不透明的阶段,如何在供给端获得青睐则是掌舵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也正是过去十年的历练,陈勇不仅向公司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向早年对他存疑的友人给出了他的答案。那下一个十年又该如何前进呢?

雪山之旅,创业念头萌生

从北大毕业后,陈勇的第一份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5年内先后供职于中国外文局人事部、联想、博士伦、搜狐,这段HR经历被陈勇称为“职场训练的学习阶段”,在部委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在企业学习商业运转之理。

不过,在搜狐,陈勇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转型。2002年,搜狐采编部门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时,他转行成为内容总监、副总编辑。在外人看来这只是运气成分占比稍多的机会,殊不知,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陈勇在过去的2年中一直处于随时随地学习的状态,哪缺往哪补,甚至得了个外号“收容站”。

做职场的“有心人”是陈勇一直坚守的信念。在他刚进搜狐干HR老本行时,他就发现像手机彩铃、短信等业务的用户投诉猛增,但却无人解决。随后他向总裁张朝阳提议梳理客户服务工作的建议并被采纳,继而成立了公司级呼叫中心。而这种梳理内部工作的甲方思维也被沿用至后来创立的联华盛世中。

但在陈勇看来,“做得多,就学得多,不要太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站得再高一点,成长得更快,机会就会存在。”在搜狐担任副总编时期,陈勇积累了丰富的采编、策划经验,以及媒体关系资源,而这些对于日后的公关公司来说,恰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2005年夏天,陈勇参与主导策划实施搜狐的一次大型市场活动“搜狗美女野兽登山队”,邀请商界大佬王石,娱乐明星高圆圆、胡歌等攀登西藏雪山启孜峰,海拔6206米。

陈勇回忆称“当你亲身踏上攀爬之路时,发现有陡峭的冰岩、或明或暗的冰裂缝、过膝的积雪等等,人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太渺小。雪山之行后,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陈勇几次跨越转轨似乎并没有造成其职业断层,HR让他学会慧眼识人,副总编辑让他在策划、内容等方面更得心应手,也为联华盛世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年底,正值而立之年的陈勇离职创立联华盛世,转战公关行业。这条看似与此前工作完全无关的路,而在他看来“公关和媒体有着相通的一面,选题策划与渠道传播二者缺一不可。不过,虽相通却不同,刚进入这个行业,必须摸索前进并有效革新。”

野蛮生长,瓶颈初现

曾经在搜狐工作的那5年,带给他最大的变化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公共关系服务的客户需求都是定制化的,但方法论框架却有相似之处,包括定位、传播、媒体关系维护等,在大的框架中开发自己的思维模式,提供万种解决方式。

从2006年初正式开始运营至2009年为联华盛世粗放式简单发展阶段,虽然创业前陈勇并未真正涉足公关行业,但联华盛世一开始便拥有几个包括伊利在内的固定快消品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联华盛世最初接手伊利的全案公关服务(包括品牌咨询、声誉管理、营销推广、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管理)时,伊利的公共事务部才两个人,通过连续5年的服务,联华盛世助力伊利成功塑造了中国乳业品牌领导者形象,其部门建设也随之完善。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联华盛世同时服务于中石油、国家电网、三星、搜狐等六家奥运赞助商,并为伊利设计了“寻找你的奥运坐标”活动,150余万人参与。这场别出心裁的营销不仅让伊利在奥运期间未被赛事淹没,也成就了联华盛世的专业度,策划获得奥运优秀案例奖。

“那时候我们年营业额已破亿,没有生存的压力,发现公司在议题构建和媒体关系方面会领先于同行,但过于依赖大客户却限制了团队能力的提升,视野相对局限。”陈勇坦言道。所以,从2009年开始,联华盛世逐步减少对大客户的依赖,回归根本,加强团队建设。甚至在2012年为摆脱对大客户的依赖,选择壮士断腕,主动放弃一年几千万的客户合同,拓展地产、互联网、工业机械等新领域客户的同时,开发研究4R传播理论体系,服务更多企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盛行,陈勇也逐步加紧数字业务布局,加大对现代化数字营销以及消费者洞察的投入,以期更能摸准市场脉搏,比如帮助传统公司转型互联网,或者提升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传播和品牌管理能力等。

瞄准痛点,传播管家问世

2015年,陈勇发现营销传播行业其实一直有一块市场没有被满足。联华盛世、蓝标等公关传播公司此前定位都是服务成熟企业、大型企业并不能覆盖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碎片化传播需求。可逾600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觉醒,营销需求逐渐强烈,且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在稳步快速增长。面对变化的市场,2015年11月,品牌传播互联网众包平台“传播管家”问世,“从自身痛点出发,这也是联华盛世成长的出路。”

陈勇指出,其实公关行业到处充斥着“品牌”、“创意”等词,但自我成长仍然不够。归根结底,公关是个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客户增多时,需要有相应的人员对接服务。

但实际上,“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变化,我们的服务半径覆盖不了客户的全链条需求。反而有些小团队在细分领域做得不错,正逐步侵蚀着公关传播市场。”

“传播管家最初的设立灵感来自于刚刚融资26亿的众包平台‘猪八戒’”,我们也希望走一条共享平台之路,整合社会上的海量资源提供给需求者,起到撮合作用,未来能成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传播的第一入口。”

据陈勇介绍,目前传播管家拥有三大战略板块,同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传播管家提供了数十种有针对性的传播产品包,满足不同企业的传播需求。这三大战略板块是:

(一) 传播电商。目前传播管家开放了十个左右的服务品类。就其中商业写作一个品类,就聚集5000多位内容生产者能够提供海量的内容撰写服务。企业发布需求方案,并根据规则与内容生产者进行交易,针对预算少,需求碎片化的企业,以“小而美”的商业写作为突破口。

(二) 组合的传播产品包。传播管家推出定制化组合传播产品,来服务大量客户的共性需求。比如融资传播、商业故事内容生产、社会化海量传播等。这些产品组合部分来自传播管家自营,服务者都是平台上的服务者,还有部分则来自优选合作方。

陈勇称上线之初为聚集人气,传播管家推出了定价为6600元半自助式商业故事梳理+传播产品“品牌第一播”,内测阶段已过百单,解决企业第一次新闻传播的刚需。

(三) 传播类工具,即SaaS系统。传播管家正在传播领域中研发几个方向的SAAS工具,以工具化和程序化来提升传播的效率。比如以长尾流量为主的媒体分发平台,该平台上线时间并不长,包含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直播甚至朋友圈资源在内的17万条媒体资源。

传播管家已然成为一个传播内容社会化生产和分发基地,甚至是一个大型传播资源采购基地。“针对中小型企业,我们采用降维式打法,传播成本低,且方便简单。”陈勇仍有担忧,表示目前仍有挑战,即是否能快速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毕竟现在的客户是一站式、多元诉求,公关行业的信息匹配效率还不够。

不过陈勇称从资本方面以及日后的发展路径考虑,联华盛世目前正在剥离传播管家,让其走独立发展,独立上市的道路。

资本助力,内生外延并举

从联华盛世目前推进的布局来看,两驾马车正并驾齐驱。一是为成熟的品牌和企业继续提供一体化定制化的整合营销服务;二是通过众包平台传播管家进一步打通联华盛世的“互联网+”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驾马车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即传播管家服务的客户中的高端创意策划仍由联华盛世操刀,提升服务品质,将成熟企业、品牌的服务框架打包成产品适当移植至中小微企业,致力于成为“数字时代品牌势能构建者”。

数据显示,联华盛世已累计服务数百家大型企业,跨越多个行业,策划多起经典案例,比如2015曾经策划的“滴滴快车桔色星期一营销战役”获得社会营销类金奖奖项。此外截至2016年7月,传播管家已聚集上千家企业客户,近万名专业传播技能服务者,月成交上干单。

随着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行业内像蓝色光标、华谊嘉信等上市公司随着市场的变化加快布局,且从消费者洞察到最终的落地执行一站式服务,竞争日趋激烈,为打好公关这场仗,陈勇提出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内生与外延并举。

8月18日联华盛世在新三板敲钟挂牌,可以说是对联华盛世十年来稳步前行的一个阶段性认可,同时也开启了联华盛世借力资本创造下一个黄金十年的新篇章。

“于联华盛世来说,作为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有价值,不仅能规范企业的制度,也能提升品牌价值,更是对团队未来的激励。”陈勇如是说,谈及未来的发展,陈勇也早有规划。

“新的时代以技术为王”,陈勇笑答,随后解释道,“登陆新三板之后最重要的是依靠大数据打造生态化的传播服务平台,在消费者洞察、传播内容的生产、分发等业务链条上向纵深发展,VR、AR等新技术我们也在尝试运用到营销中来。”

另外,陈勇注意到公关行业跨行业以及行业内并购将成为常态,联华盛世也在思索横向整合,用股权收购、孵化等方式吸纳更多的合作者,使自身实力更强大。不过,当他回头细数创业十年,感叹道“压力山大,感觉欠了好多钱似的,面对投资人、公司团队的期许,只能埋头苦干、奋力前行。”

“人生要有意义也要有意思”,陈勇笑着说起了自己与家人、友人在北欧5天徒步110公里山路的故事,路上遇到的困难不亚于当年攀爬雪山,连续降雨,夜宿荒原。“就跟创业似的,有些坎必须迈过去,但也甭想一下子就直奔山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蓝色光标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