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捷安康拟推H股全流通,股价跌超11%)
10月21日,近日小幅反弹的药捷安康-B(02617.HK)大跌11.481%,报收172.7港元/股。
前一交易日盘后,药捷安康-B发布题为“本公司建议实行H股全流通”的内幕消息公告,称董事会批准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实施H股全流通,拟将10名股东持有的约4497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1.33%。
转换完成后,该部分股份可在联交所上市交易,且无需再次召开股东大会批准转换及上市。
据证监会2023年8月发布的《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申请“全流通”业务指引》, “全流通”是指H股公司的境内未上市股份(包括境外上市前境内股东持有的未上市内资股、境外上市后在境内增发的未上市内资股以及外资股东持有的未上市股份)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H股全流通有助于统一内外资股东利益、提升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对此,有投行人士告诉《财闻》,对上市公司而言,将内资股转换为H股更方便减持,交易限制更少。
今年9月,药捷安康曾因股价剧烈波动引发市场关注。其在7个交易日内最高上涨超10倍,股价从63港元/股冲高至679港元/股,随后又在4天内回落至150港元/股以下。由于股价异动,公司一度被疑被动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相关波动也波及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的场内价格。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流通盘过小是导致股价大幅波动的主因。据同花顺iFinD数据,药捷安康全球发售仅1528.1万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85%,其中还包括基石投资者认购的限售部分,实际流通股更少。
10月15日股价触及111.9港元低点后,药捷安康曾于16日、17日两日反弹近79%,股价升至224.6港元/股,但公司基本面并未有新进展公布。
据药捷安康中报,其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公司主要办公地位于南京。截至6月30日,公司主要管线包括6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
然而从公司披露的管线进展看,即便是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TT-00420相关适应症也才分别在进行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以及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
中报显示,TT-00420这一管线品种有潜力治疗多个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包括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该产品于中国获得有关CCA适应症的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在美国分别获得有关CCA及mCRPC两个适应症的快速通道认定(Fast-Track Designations)、有关CCA适应症的孤儿药认证,在欧盟获得有关BTC适应症的孤儿药认证。目前该产品进度最快的适应症为胆管癌,在中国的注册性II期临床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在9月的股价“过山车”之前,药捷安康曾披露TT-00420一个适应症进展:TT-00420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5年上半年,药捷安康归母净利润亏损1.2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