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巨震,券商火速解读!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22 22: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黄金巨震,券商火速解读!)

近期黄金市场剧烈震荡,10月21日,伦敦黄金现货一度跌超6%。10月22日,金价延续跌势,截至发稿,伦敦黄金现货跌超1.5%。

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机构普遍认为,短期金价震荡调整是此前快速拔高、用空间换时间的结果,由于美元信用折价和全球避险资产不足的大逻辑并未扭转,黄金中长期向好逻辑未变。

技术性抛售冲撞黄金牛市

“黄金暴跌,是技术性抛售与市场情绪转变的共同结果。”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汪毅分析,金价在前期大幅上涨后,本身存在强烈的获利了结需求。当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时,可能进一步触发了止损单交易,形成“闪崩”。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小幅回调,削弱了黄金的短期避险吸引力,导致资金流出,放大了跌幅。

申万宏源研究金属行业主管郭中伟也持有类似观点。他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金价自八月中旬以来最高涨幅突破30%,阶段性涨速达到历史极值水平,其间除贸易摩擦、降息预期等基本面的变化外,还包括趋势配置资金的加速买入,频繁的大涨大跌是市场情绪达到极值的表现。大跌的直接诱因是俄乌冲突谈判有进展,但背后更多是短期超涨积累调整压力的大释放。

汪毅认为,近期黄金出现频繁的大涨大跌,反映了市场在多空因素快速切换下的激烈博弈。一方面,全球央行购金、经济不确定性等长期利多因素为金价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任何关于地缘局势、美国经济数据或美联储政策的信号变化,都会引发多空力量的重新定价。这种在高位区的敏感博弈,使得金价对消息面格外敏感,波动加剧成为新常态。

国信证券也指出,黄金价值重估过程中的短暂调整,是市场情绪亢奋后的正常现象。按照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金价从50至1000美元历时834天,而2500→3000、3000→3500美元分别仅耗213天与169天,平均提速至36天回调至恢复周期亦呈压缩,早期1000美元级别需542天修复,2000美元以上普遍不会超过7天,平均值和中位数仅13天和3天。整体看,金价上行斜率自2020年后明显陡峭,平均每2.8年抬升一个500美元台阶,但波动修复速度加快,显示短期流动性驱动特征增强。

不过,机构普遍认为,短期金价震荡调整是此前快速拔高、用空间换时间的结果,由于美元信用折价和全球避险资产不足的大逻辑并未扭转,黄金中长期向好逻辑未变。

“主导黄金趋势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只是短期波动放大了,目前全球央行和私人的配置比例较历史高点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黄金在调整过后仍将恢复上行趋势。”郭中伟说。

汪毅也表示,短期来看金价可能进入高位震荡阶段,以消化本次暴跌并等待新的方向性信号。但中长期支撑黄金的根基并未动摇,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去美元化趋势依然存在。

“因此,此次深度回调可视为对过热行情的风险释放,其长期逻辑是否延续将取决于全球宏观经济走向与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路径。”汪毅说。

国信证券表示,即便乌克兰危机“热战”影响结束,全球经贸单边主义仍然是金价长期稳定的基本盘。全球不确定性问题大幅提升早在美国主打贸易单边主义时期就已经出现,乌克兰危机后只是加剧了这一风险。此外,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对俄罗斯资产的处置成为美元信用折价、全球避险资产不足的核心诱因,8月鲍威尔的鹰转鸽和9月的降息成为美元信用折价的第二原则且这一折价趋势在降息周期内仍将延续。

投资需要着眼长期配置

对于投资者,汪毅建议,对于当前有意配置黄金资产的投资者来说,采取定期、分批买入的策略或是更明智的选择,比如通过黄金积存计划或黄金ETF来平滑成本、规避择时风险。

“需要明确的是,黄金绝非稳赚不赔的买卖,其价格深受国际宏观形势与政策变动的影响,波动剧烈。此外,若持有实物金条,还需面对买卖价差大、变现不易的现实。因此,理性的做法是仅将黄金作为整体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着眼于其长期保值功能,而非进行短线的投机操作。”汪毅说。

郭中伟表示,黄金虽长期向上,但也要提防短期的情绪过热。投资黄金要秉持长期配置的态度,在去全球化背景下,黄金可以很好地对冲组合波动风险,实物金、黄金ETF及优质黄金股都是比较好的配置方向。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杨舒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