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季度净利下滑20.84%!健民集团联营业务承压,创新药表现待考)
在三季报中,健民集团将营收同比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公司持续优化下属商业子公司业务结构,逐步收缩了部分低毛低效的业务,导致医药商业板块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与2025年半年报中的解释一致。
10月21日晚间,健民集团(600976.SH)披露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5.52亿元,同比减少11.43%;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减少11.16%,整体业绩表现仍显疲软。单从第三季度表现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减少14.27%;实现归母净利润6511.17万元,同比减少20.84%,进一步拖累整体经营成果。
图片来源于:健民集团2025年三季度报
在三季报中,健民集团将营收同比下滑的原因归结为公司持续优化下属商业子公司业务结构,逐步收缩了部分低毛低效的业务,导致医药商业板块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与2025年半年报中的解释一致。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健民集团医药工业收入实现19.67%的增长,而医药商业收入则大幅下滑36.91%。
从业务构成来看,健民集团医药工业板块以OTC产品线和处方药产品线为核心,重点产品涵盖龙牡壮骨颗粒、便通胶囊、健脾生血颗粒等品种;医药商业板块则主要涉及药品的批发与零售业务,其中批发业务通过下属子公司福高公司、维生公司开展,业务区域聚焦广东、湖北等地,零售业务则依托孙公司新世纪大药房实施,销售品类包括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保健品等。
而上述对医药商业板块低毛利业务的战略性收缩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销售毛利率达59.20%,与2025年上半年水平基本持平,但较2024年底的47.73%提升近11.5个百分点。
费用攀升,体外培育牛黄增长遇阻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上涨。其中,销售费用达11.18亿元,同比增长21.7%;管理费用为1.25亿元,同比增长0.37%;研发费用则攀升至7831.89万元,同比增幅达29.56%。单从销售费用驱动营收增长的效率来看,健民集团仍面临一定挑战,高额费用支出对利润空间形成持续挤压,若旗下三款1.1类创新药——七蕊胃舒胶囊、小儿紫贝宣肺糖浆及小儿牛黄退热贴膏的市场销售表现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或将面临阶段性瓶颈。
此外,健民集团的净利润表现高度依赖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及非经常性损益等非主营业务因素。其中,联营企业投资主要为从事体外培育牛黄业务的健民大鹏,健民集团持有其33.54%的股权,并依据与其他股东的协议约定,享有32.76%的实际分红比例。2025年前三季度,健民集团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录得1.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0.46%;据此推算,同期健民大鹏净利润约为3.1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应与投资收益变动趋势保持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外培育牛黄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或面临瓶颈。
事实上,自健民大鹏核心专利于2021年保护期结束后,白云山、云药集团、神农药业等头部企业相继布局该领域,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此外,今年4月我国逐步放开牛黄进口政策,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体外培育牛黄的需求预期。
作为老牌药企,健民集团战略收缩带来的毛利率提升仅是第一步。公司一方面需验证其高昂的费用投入能否有效转化为核心产品,尤其是三大创新药的实质性市场突破;另一方面在联营企业健民大鹏利润贡献趋缓的背景下,亟需通过主营业务深度聚焦与精细化运营,培育新的业绩增长极。唯有双管齐下,方能在医药行业深度变革中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赢得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认同。
作者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