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错配下的价值重估:四环医药市值低估逻辑与修复空间解析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估值错配下的价值重估:四环医药市值低估逻辑与修复空间解析)

2025年10月,轩竹生物港股上市后总市值已突破300亿港元(2025年10月最新汇率,1港元≈0.92元),而其母公司四环医药同期总市值仅130多亿港元,这种"子超母"的估值倒挂现象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看似矛盾的市值格局,实则源于市场对四环医药多业务板块价值的认知偏差。结合公司"医美+创新药+仿制药"的三维布局及2025年核心业务进展,通过分部估值法(详见文末解读)可清晰窥见其真实价值,当前市值具备显著修复潜力。

四环医药的估值倒挂并非个例,而是传统药企转型期价值重估滞后的典型表现。2018年公司战略性拆分轩竹生物,开启创新药业务独立孵化之路,同时聚焦医美赛道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形成"创新药外部孵化+核心业务内部聚焦"的发展格局。2025年随着轩竹生物成功上市、医美业务进入爆发期、仿制药业务企稳,公司价值支撑体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市场尚未充分消化这些积极信号,导致估值仍停留在传统药企的折价区间。

从业务板块估值拆分来看,四环医药的市值低估具备明确的数据支撑。首先是医美业务,作为当前增长最迅猛的核心板块,2024年实现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5.4%,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1亿元,净利润超5000万元,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2亿元。随着首款含L-肌肽复合溶液水光针"冻妍"获批上市,公司已形成"乐提葆(现金牛)+少女针/童颜针(增长极)+冻妍(流量池)"的三驾马车格局,覆盖肉毒、再生填充、肤质管理全领域。参考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医美龙头企业30倍市盈率的行业平均估值水平,若2025年医美业务净利润达4-5亿元,该板块按分部估值可达120-150亿港元,成为公司市值的核心支柱之一。

创新药业务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是市值倒挂的核心原因。四环医药通过控股49%的轩竹生物及惠升生物构建创新药矩阵,其中轩竹生物已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CDK4/6抑制剂吡洛西尼(乳腺癌适应症)、XZP-3621(非小细胞肺癌,NDA阶段)等核心产品具备百亿市场潜力。按当前轩竹生物300亿港元市值计算,四环医药所持股权对应价值约150亿港元,已远超其自身总市值。此外,惠升生物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进入III期临床,参考同行业估值水平,仅惠升生物的创新管线价值就可达30-50亿港元,这部分价值尚未在四环医药市值中体现。

仿制药业务虽受集采影响,但仍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撑。2024年该板块实现收入10.99亿元,尽管同比有所下滑,但作为基础业务仍能贡献持续利润。按保守估值测算,给予10倍市盈率或0.5倍市销率,仿制药业务估值约5.5-10亿港元,为公司市值提供安全垫。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仿制药业务呈现企稳迹象,随着成本控制优化,其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业务价值外,四环医药的资产安全边际为估值提供坚实保障。据四环医药2025中报显示,手握近39亿元现金,如果再叠加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那么,四环医药的硬资产已构成了市值稳固的"护城河"。2025年内公司更是已实施12次股份回购,累计金额近亿元,彰显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坚定信心。同时,当前市值远远低于“医美板块市值与现金储备”之和,这也再次印证当前股价的低估状态。

从估值修复催化剂来看,2025年多项积极因素将推动四环医药价值重估。行业层面,港股医药板块处于估值洼地,随着政策利好释放和资金回流,板块估值修复趋势明确;公司层面,医美板块新品持续落地,2025年,医美三类械在研管线中,预计有5款再生微球类产品、8款透明质酸类产品进入注册阶段,产品迭代将持续增厚利润;创新药方面,轩竹生物商业化加速及惠升生物管线推进,将持续释放股权增值收益。中信证券在2025年10月发布的研报中,给予四环医药“买入”评级,并预测目标价2港元。该机构近90天内共发布3次研报,均维持买入评级。

综合测算,四环医药合理估值区间应为230-280亿港元。其中医美业务贡献80-120亿港元,创新药相关股权价值150亿港元,仿制药业务贡献5.5-10亿港元,扣除各项业务协同折价后,合理估值中枢约255亿港元,较当前130多亿港元的市值存在约96%的上行空间。

当前"子超母"的估值倒挂现象,本质是市场对四环医药转型成果的阶段性误判。随着医美业务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增长,创新药资产价值持续兑现,仿制药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公司已构建起"高增长+高壁垒+高安全垫"的价值体系。2025年作为公司战略兑现的关键年份,业务数据的持续改善将逐步修正市场认知,四环医药的市值低估状态有望得到实质性扭转,估值修复进程值得期待。(编辑:豆小)

注释:分部估值法(SumoftheParts,SOTP)是一种企业估值方法,通过将公司拆分为不同业务板块或资产进行独立估值,再汇总得出整体价值?。其核心在于避免单一估值指标对多元化企业的局限性,更精准反映各板块的差异化价值?。

声明:本文仅作为深度分析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中提及的企业、产品与技术等相关信息,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若有偏差、或需转载、或需媒体合作,请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四环医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