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出手!中国移动,继续增持浦发银行!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26 07: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接连出手!中国移动,继续增持浦发银行!)

中国移动再出手!

10月24日晚,浦发银行公告称,该行收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的通知,获悉后者将其持有的1483.828万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1.186亿股普通股。

此番转股后,中国移动持有的浦发银行股权比例由17.88%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

实际上,这并非近期中国移动首次出手。10月13日、17日、24日,中国移动已连续三次公告,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增持浦发银行股权。

中国移动接连出手

据悉,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移动共持有53.35亿股浦发银行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17.63%,位列第三大股东。同时,中国移动还持有9085.323万张浦发转债,为浦发转债第一大持有人。

今年10月,浦发转债进入到期兑付前的最后一个月。中国移动也在这个月先后三次将所持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

其中,10月13日、17日、24日,中国移动先后三次公告称,分别将所持5631.454万张、1874.071万张、1483.828万张浦发转债转股,三次转股完成后,中国移动持有的浦发银行股份数量增至60.53亿股,持股比例升至18.18%。

中国移动公告中称,转股既有利于浦发银行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也能让公司能够更好地分享该行经营成效。因而该公司董事认为,转股的条款和条件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据测算,前述三次转股后,中国移动仍持有95.97万张浦发转债。按照规则,10月27日前,浦发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浦发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假设中国移动将剩余浦发转债全额转股,以12.51元/股的最新转股价测算,中国移动所持浦发银行股份数量将继续增加767.15万股,至60.61亿股。而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有该行60.65亿股股份。

在中国移动转股前,浦发银行于9月30日公告透露,基于对该行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已持有该行10.73亿股普通股,另持有公司可转债860万张。

更早之前,信达资产也通过增持可转债,并迅速转股成为该行主要股东:6月27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合计转股数为9.12亿股。

浦发转债即将摘牌

10月17日,浦发银行发布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公告提示,自10月23日起,浦发转债将停止交易,并自10月28日起将在上交所摘牌,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

在停止交易后、转股期结束前(即自10月23日至10月27日), 浦发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浦发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

此前,浦发银行自9月中旬起已陆续发布三次提示性公告称,将以可转债的票面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110元/张(含税)。

根据公开信息,2019年10月28日,浦发转债正式发行,总额达500亿元。2020年5月6日,浦发转债进入转股期,但转股情况并不理想——到今年3月末,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占比高达99.9971%。

直到6月底,信达投资以“白衣骑士”姿态,单日增持近1.18亿张浦发转债,并迅速完成转股,进入该行前十大股东序列。

对于剩余浦发转债,市场原本预计可能受益于正股股价的不断上扬而触发强赎,进而完成转股。但下半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整体震荡走低。最终,浦发转债也宣布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不过就在退市前,东方资产于今年9月通过二级市场+可转债转股方式大规模增持,并进入该行前十大股东序列。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36.4亿元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转股股数为10.9亿股。今年10月,中国移动又成为主角,先后多次完成转股。

截至10月24日,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仅剩约1.64亿元,其中包括中国移动剩余持有的9597万元浦发转债。这意味着,10月1日至24日,合计244亿元浦发转债完成转股,进度大幅提速。

据测算,2020年浦发转债进入转股期以来,通过可转债转股,浦发银行总股本已合计增加约39.54亿股,至333.06亿股。

银行转债大规模退市

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

通常,当正股股价持续高于转股价时,部分短线投资者可能选择转股获利。而大面积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该条款一般设定为当期转股价格的1.3倍,且满足区间收盘价要求。这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来说难度不小。

“需求端银行转债因信用资质强、抗风险属性显著、正股股息率突出,一直是转债投资者青睐的底仓品种,市场对其需求持续高位。但供给端因银行板块估值长期破净,银行转债新发自2023年以来实质上处于长期停滞状态。”中邮证券研报指出。

不过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快速上扬,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其中,成银转债、苏行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齐鲁转债先后因触发强赎条款,最终完成摘牌;中信转债则在今年3月到期兑付摘牌。

财通证券报告指出,浦发转债到期退市后,银行转债底仓筹码进一步压缩,其余银行转债合计规模将降至900亿元以下,电力设备将超越银行成为转债规模第一大行业。

同时,财通证券指出,银行转债作为市场最青睐的底仓标的,陆续退市或带来转债市场结构和估值重构。供需失衡背景下机构底仓资金向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基础化工、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转债规模较大的行业外溢影响或更大。

国海证券固收团队报告则表示,随着银行转债陆续退出市场,部分基金产品面临底仓配置缺失的挑战,未来主要存在四类替代配置方向:一是,可增配久期偏长的红利股转债作为稳定底仓;二是,相对低价的高性价比的银行转债标的;三是,2年左右剩余期限、到期收益率位于0%—8%区间的转债品种兼具防御性与收益弹性,在市场波动中亦能展现出较好的抗跌属性;四是,YTM(到期收益率)为正的国央企转债由于潜在政策扶持及优质的信用亦可作为银行转债的替代选择。

校对:李凌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海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