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是杨宁嘉?)
文 | 李德林
自己作业都稀烂,还让人家抄,这不是搞笑么?
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人们会觉得天真无邪。如果是金融精英,你是不是难以置信?杨宁嘉就是一位自己作业做得很烂的基金经理,却还让别人抄作业,搞老鼠仓交易。基金经理们,自己做作业烂的时候,就要低调一点,大数据时代,亏钱的老鼠仓是跑不脱的。
杨宁嘉可以说是海通系成长出来的基金经理。履历表看,硕士毕业后,杨宁嘉进入海通国际给分析师当助理,到光大证券当行业研究员。之后进入海通系旗下的海富通基金出任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助理。到2021年9月担任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基金经理,2022年兼任新内需混合基金经理,2024年再兼任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当年10月,杨宁嘉离职了。
一年后的2025年10月,杨宁嘉离职的原因终于被上海证监局给揭开了,他卷入老鼠仓了。
上海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杨宁嘉担任基金经理期间,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及投资指令下达等工作,知悉基金持仓、交易明细等未公开信息。而一位陈姓的投资者从2014年开立账户,资金来源及去向主要是本人及亲友。杨宁嘉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明示、暗示陈姓投资者从事相关交易活动,与杨宁嘉管理的基金趋同。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杨宁嘉将自己分管的基金敏感信息,直接告诉陈姓投资者,或者暗示他,买入其管理基金的持仓股票,而陈姓投资者则进行了实质性的买卖,两个账户的交易标的高度重合,意味着陈姓投资者长时间跟着杨宁嘉搞老鼠仓交易。直到2024年10月,杨宁嘉从基金公司离职,两人的老鼠仓交易秘密才终止,12个月后被监管昭告天下,人尽皆知了。
悲催的是,老鼠仓亏麻了。
基金经理搞老鼠仓交易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出现过暗语交易,比如有基金经理通过早饭、午饭的问候,来暗示其父母买卖股票;还有基金经理为了便于老鼠仓交易,在办公楼对面租房,利用上厕所等间隙,回到出租屋进行趋同交易;还有基金经理用他人身份证买电话卡,单线联系对方。最终都被监管破译暗语、定位追踪IP,甚至通过车祸报警信息破获老鼠仓交易。
杨宁嘉的老鼠仓交易除了信息传递不高明,其管理产品业绩更是稀烂。比如杨宁嘉管理过的电子信息传媒产业基金,一共有4人参与管理过,唯有杨宁嘉单独管理期间亏损幅度将近40%,其他三位人家都是正收益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23年开始,chatGPT已经火出天际线,人工智能推动TMT大涨,可是杨宁嘉管理的电子信息传媒行业基金亏损幅度还是超过13.5%。
任何一只基金没有抓住行情都是有原因的,杨宁嘉亏麻了的主要根源还是对基金的契约理解出了一定的偏差,你一个TMT基金,2022年10大重仓股里面有超过50%都是新能源个股,这是典型的押赛道玩儿法,就算你跟着人家押赛道,是不是也应该看看你管理的到底是什么产品呢?扫地的大妈都在谈论AI的时候,你是不是该从坑里爬出来,好好调整一下仓位呢?
除了电子信息传媒产业基金巨亏,新内需混合产品任期内亏损也接近20%。2023年二季度,杨宁嘉在管规模17.35亿,到了2024年离职时,在管规模下降到6.17亿。更离谱的是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成立于2024年6月,2.8亿份的份额,杨宁嘉在管期间,盈利4%,到2025年5月清盘的时候,份额只有37.8万份,净值亏损3.67%跑输同业基准超过31个百分点。
自己作业稀烂,还给人抄作业,做老鼠仓,这都是哪里来的勇气?监管调查期间,杨宁嘉没有任何陈述、申辩,也没有要求听证,处罚结果是责令改正,罚款50万元。难道老鼠仓玩家不应该禁入市场么?无论是业绩优秀,还是差等生,都不容践踏市场的底线,纲纪才是市场健康的基石。面对杨宁嘉的老鼠仓,老百姓会说,他们真是猴子捞月亮,白费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