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创维数字净利下降逾6成,现金流告急出售子公司?

来源:新刊财经 2025-10-27 15:40: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创维数字净利下降逾6成,现金流告急出售子公司?)


面对当前挑战,创维数字需要在“短期止血”与“长期转型”之间寻求平衡。公司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开放生态,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到“智能生态平台”的转型,并进一步落地产能布局,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而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期,将是公司最受考验的阶段。

10月25日,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以下简称“创维数字”)发布了重大交易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创维数字”)拟以1.16亿元向创维集团转让深圳蜂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驰电子”)40%股权,同时创维集团以其持有的深圳安时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时达”)100%股权对蜂驰电子进行增资,深圳创维数字放弃对蜂驰电子的优先认购权。交易完成后,深圳创维数字对蜂驰电子的持股比例预计将从84%降至32.40%,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图片来源于:创维数字公告

这一看似“优化资源配置”的关联交易,实则暴露了创维数字在多重压力下的战略压力。10月25日,创维数字还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公司前三季度营收64.56亿元,同比下降2.45%;归母净利润8586万元,同比暴跌63.69%;经营现金流净额-8362.84万元,由正转负,降幅达118.47%。


图片来源于:创维数字公告

在智能终端行业整体向AI化、生态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创维数字却陷入业务失守、研发缩水、消费者信任的多重挑战,其“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的战略逻辑值得审视。


交易背后,战略聚焦还是“卖子求生”

创维数字此次关联交易,解释是“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但通过分析交易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信号。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首先,从交易估值看,蜂驰电子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净资产为6033.21万元,而创维集团以1.04亿元评估作价对蜂驰电子增资,溢价率高达72.42%。这一明显高于净资产的估值,暗示创维集团可能承担了蜂驰电子的潜在债务风险或经营压力。

其次,从股权变动看,深圳创维数字对蜂驰电子的持股比例从84%降至32.40%,意味着公司不仅失去了对蜂驰电子的控制权,还会因为不再合并报表而缩小总资产规模。这一操作在公司业绩下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显眼。通常情况下,企业不会在业绩承压时主动出售优质资产。

更重要的是,交易公告中提到“相关资产变现增加公司现金流入”,直接暴露了公司现金流紧张的财务状况。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创维数字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362.8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53亿元由正转负,降幅达118.47%。与此同时,公司存货期末余额达21.19亿元,较年初的15.21亿元增长39.35%,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6.83%。这些数据表明,创维数字的经营状况不止是增长乏力,甚至还有现金流告急的风险,公司不得不通过出售子公司股权来缓解资金压力。

2025年6月至9月期间,公司董事长施驰、董事张知、财务总监王茵等高管减持股份,合计减持0.87%,这种内部减持与关联交易同步进行,很难不引发市场对公司战略真实意图的质疑。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业绩持续下滑

营收和利润从双增到双减

回看创维数字近年业绩走势,公司已从曾经的逆势增长典范,落至业绩持续下滑的不利境地。2021年,公司曾实现营收108.47亿元(同比增长27.49%)、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9.93%)的亮眼表现,被业界视为“逆水行舟”的成功案例。

但短暂高光后,公司的业绩增速一路下滑,2024全年营收86.93亿元,同比下降18.20%;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骤降58.34%,净利率仅2.71%。2025年上半年延续颓势,营收40.95亿元,同比下滑8.04%;归母净利润5359万元,同比下滑70.33%,净利率进一步萎缩至1.19%。而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63.6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8.58%,核心盈利能力已受损不轻。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从业务板块看,创维数字的传统核心业务——连续四年结构化占比超过70%的智能终端正面临全面收缩。2025年上半年,智能终端贡献了28.87亿元营收,同比减少12.36%。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毛利率已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的17.6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92%,创2013年以来的新低。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在产品竞争力、成本控制方面的持续弱化。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高达28.42亿元,存货21.19亿元,同比增长38.36%,而货币资金却只剩余29.22亿元,同比减少22.184%。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问题:创维数字可能正陷入“销售放缓、回款不畅、资金紧张”的不良循环。


研发投入缩水

消费者信任面临挑战

创维数字的传统智能终端业务正面临挑战。2025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迎来AI技术深度应用的新阶段,而创维数字却似乎未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开足马力。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创维数字研发费用3.39亿元,同比减少10.35%,而同期其他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多持续增长,此消彼长间进一步削弱了创维数字的市场竞争力。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在产品技术层面,创维数字可能也落后于行业前沿。2025年,手机端可运行的大模型参数已达到170亿级别,支持多模态交互和复杂场景理解。而创维数字的智能终端产品(如机顶盒)仍停留在功能相对基础阶段,缺乏AI大模型赋能,难以完全满足用户对“智能生活入口”的期待。这种“重硬件轻生态”的策略,使创维数字在智能终端市场的份额持续萎缩。

海外市场方面,创维数字虽在南非拥有自建工厂,并在土耳其、巴西、印度、泰国、墨西哥等地建有合作加工厂,但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14.48亿元,同比下滑17.15%。这表明创维数字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竞争能力。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在业绩下滑和业务发展受阻的背后,创维数字也正面临消费者信任的挑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0月26日,关于创维的投诉量达到2033起,其中内容涉及关于产品质量、拖延维修、拒绝履行三包义务、虚假宣传等问题等,部分投诉调解失败,显示售后服务或存在漏洞。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消费者信任挑战的根源在于创维数字的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之间的断层。公司过度依赖硬件参数(如Mini LED、8K机顶盒等)进行营销,却忽视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痛点,比如操作复杂、内容生态不足、售后服务滞后。这种硬件思维与用户思维的错位,使创维数字在智能终端行业重构的浪潮中面临逐步边缘化的挑战。

面对当前挑战,创维数字需要在“短期止血”与“长期转型”之间寻求平衡。短期内,公司需通过优化供应链、聚焦高毛利业务、改善现金流管理等措施缓解经营压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消费者信任。长期来看,公司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开放生态,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到“智能生态平台”的转型,并进一步落地产能布局,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而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期,将是公司最受考验的阶段。

作者 |肖毅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维数字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