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伏重回聚光灯下)
文丨泰罗
光伏,重回聚光灯下。
10月29日,光伏板块异军突起,阿斯特、阳光电源、天合光能、先导智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等公司纷纷大涨。
从烈火烹油到泥沙俱下,当光伏产业新一轮整合完成后,必定将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差异化”竞争,而已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也将在新一轮价值竞争中再次绽放。
从去年开始,针对实体产业的一系列“反内卷”表态频繁见诸报端。
2024年,硅料价格雪崩,从年初6.5万元/吨暴跌至年底的3.9万元/吨,降幅高达40%。不足4万元/吨的成交价,已逼近绝大多数企业的盈亏线。
从众星捧月到深陷泥潭,近两年时间,光伏产业经历一轮声势浩大的产能“”。
中信建投研报曾指出,到2024年底,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规模分别为1160GW、1193GW、1428GW,均超过市场需求一倍。
无论是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还是外卖、即时零售,“反内卷”是解决当前发展矛盾和产业无序竞争“囚徒困境”的客观需求。
尤其是光伏行业,大刀阔斧的变革,已经是迫在眉睫。
实际上,光伏扩张从未停止,腥风血雨的竞争中,谁也不愿被挤下牌桌。
即便在2025年,5个月时间里,光伏新增扩产项目依然有16个,总投资超282亿元。2023-2024年形成的TOPCon有效产能达700GW,加上建设中的产能就要超过1300GW。2025年则是以BC与钙钛矿技术为主。BC起来后,TOPCon短短两年便耗尽技术红利。
另外,一些低端产能死而不僵,国资接盘的“烫手的山芋”,并未真正退出市场,阻碍产能真正出清。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就指出,“只有采取大整合,才能改变过去的竞争局面,形成更好的合作局面。”他还建议,不管何种光伏技术,均不允许新增产能。
放眼全球能源产业变革,太阳能依然方兴未艾。
阶段性震荡不改光伏产业增长大势,2024年,全球在运光伏装机量与煤电基本平齐,有望在今年底形成超越之势。宁夏的光伏发电就已经取代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据预测,全球光伏总装机量有望在2030年达到5200-5800GW,其中,中欧美印四大光伏市场总装机可达3300-3800GW,中国光伏总装机量或将达到1800-2300GW。
虽然这个产业寒冬尤为漫长,经历惨烈洗牌后,未来光伏竞争终究会走上新一轮发展之路。产能出清后,行业竞争逻辑将从规模扩张走向价值对垒;从价格战走向技术驱动。
作为清洁能源代表,光伏硅料却是耗电大户,如何在生产全链条,减少碳排放,应该是光伏企业的重大课题。
“要看三十年,而不是三年”。当投机的泡沫破除,劣币出清后,那些着眼长期主义的企业,凭借成本、技术、品质及差异化策略,也将再度制胜下一轮。$隆基绿能(SH601012)$$阿特斯(SH688472)$$阳光电源(SZ300274)$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