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All in 研发,这些公司研发投入是去年净利润2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0 11:42: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All in 研发,这些公司研发投入是去年净利润2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近日,影石创新发布三季报。其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这比去年全年赚到的钱还多——2024年,影石净利润为9.95亿元。

影石创新于今年6月11日上市科创板。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聚焦科技创新特征明显、核心技术突出且具有稳定商业模式的企业。

“硬科技”含量极高的科创板,在研发上可谓是藏龙卧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9日,35家符合“去年归母净利>5亿、已披露今年三季报”的创业板公司中,共有10家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超去年全年净利润;22家研发占营收比超10%,其中9家超20%。

电子、医药生物“大手笔”投研发

在35家公司中,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金额前五分别为海光信息(688041.SH)、中微公司(688012.SH)、传音控股(688036.SH)、联影医疗(688271.SH)、百利天恒(688506.SH)。前3家企业均属于电子行业,其中2家为半导体芯片领域企业,涉及芯片设计、制造环节。 

(研发金额前五)

目前来看,海光信息是35家公司中最大的“研发土豪”。今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高达29.35亿元,占营收的30.92%。

公开资料显示,海光信息是国内高端处理器领域同时拥有高性能CPU和DCU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线覆盖通用计算和AI计算,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

从业绩来看,海光信息的营收与利润均在高速增长。受益于国内大模型和AI应用的发展,AI算力需求爆发,海光信息的营收从2020年的10.22亿元增长至2025年三季报的94.90亿元,不到五年时间,规模扩张了超过9倍。今年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达19.61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

科创板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立科创成长层,允许符合“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暂未盈利的企业上市,通过注册制简化审核流程。因此,聚集了不少研发周期长的行业新秀。

其中,医药生物是典型的长周期、慢回报。而创新药研发“10年时间、10亿投入、10%成功率”的“三10”定律在百利天恒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百利天恒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为一体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以及创新生物药领域,具备从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及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的全系列药物研究开发生产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为17.72亿元,同比激增90.23%,占其营收比例高达85.79%。

但百利天恒目前的营收几乎完全依赖于一次性授权收入,自身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导致波动极大。今年前三季度,百利天恒实现营收20.66亿元,同比下降63.52%,归母净利润亏损4.95亿元。

芯片行业 “All in”式投入

以去年净利润为对比,晶合集成(688249.SH)、中微公司、海光信息、联影医疗等1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均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堪称“All in”式的投入。其中,7家公司为电子行业,且多聚焦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

(10 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去年全年净利润)

以晶合集成为例,其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0.79亿元,是去年全年净利润的2倍多。资料显示,晶合集成专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服务,已实现显示驱动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器(CIS)、微控制器(MCU)等平台各类产品量产,可提供150-40纳米不同制程工艺。

中微公司、屹唐股份等半导体设备厂商,也在全力投入研发。今年前三季度,中微公司的研发投入达25.23亿元,是其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56%。据了解,其薄膜设备成功打破海外垄断,设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LPCVD和ALD等产品收入暴增。报告期内,中微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数字芯片设计领域,除了登顶研发金额第一的海光信息,复旦微电、晶晨股份也同样投入了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的研发金额。

复旦微电是国内最早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的厂商。其产品线涵盖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晶晨股份则聚焦于具备高系统复杂性和多维度迭加技术的系统级SoC芯片,已深耕SoC芯片设计30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相关收入计,晶晨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厂商。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本身带有高研发投入的属性,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弱复苏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背景下,这些分布于关键环节的“硬科技”公司正全力以赴,加速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微公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