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精医疗三季报:集采放量红利持续释放,前三季度盈利大涨185.19%)
10月29日晚,奥精医疗(688613.SH)披露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5.22%,归母净利润1394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85.19%;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5602万元,同比增长16.54%,归母净利润596.53万元,同比增长237.64%。公司各项经营数据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标志着这家由骨修复材料起家、产品和业务逐渐多元化的创新医疗器械领头羊企业全面迈入盈利周期。
在医疗器械板块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奥精医疗的业绩反转并非偶然,而是集采放量、成本优化、产品迭代三大经营策略深度协同的必然结果。作为骨修复材料领域的技术龙头,公司在行业政策调整期完成了从“技术优势”到“盈利能力”的关键跨越。
集采“以价换量”的红利在三季度持续释放,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自人工骨集采落地一年多以来,临床需求得到显著激活,全国骨科人工骨年用量预计突破1000万立方厘米,较集采前增长近3倍。奥精医疗凭借技术优势在集采中斩获优势份额,前三季度核心产品“骼金”矿化胶原仿生骨发货量同比翻倍,终端医院覆盖数量从去年同期的900余家增至1800家。量价平衡下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奥精医疗各项营收指标便已全面转正,三季度公司保持快速回暖的趋势。
成本端的精细化管控则为盈利转正提供了关键支撑。集采放量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单位制造费用,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至68.89%。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6月取得胶原蛋白海绵生产许可证后,已开始全面推进规模化扩产的相关准备工作,虽然当前在生产过程中尚未使用自产胶原原料,但公司预计从2026年开始将自产胶原逐渐用于人工骨材料生产,以2024年对比计算,预计年节约成本可达2000万元,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
产品矩阵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升级形成新的增长极。口腔领域,公司2024年收购的德国HT Dental公司布局口腔种植业务,目前团队建设、渠道招商、市场推广和营销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经销网络。口腔种植业精准定位中高端口腔种植产品市场,并与人工骨修复材料“齿贝”协同整合,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制定多元化解决方案,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第二曲线。此外,在神经外科领域,奥精医疗“颅瑞”也表现可喜,在未纳入集采的背景下保持稳健增长,显示出细分市场的潜力。更值得关注的是,9月新一代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进入市场后将进一步丰富产品梯队。
海外市场的突破为增长打开新空间。核心产品BonGold近2年接连获得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注册批准,东南亚新兴市场布局成为公司海外战略的桥头堡,为其全球化版图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目前公司正在推进拉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的注册工作,预计2026年将形成覆盖东南亚、拉美、中东的全球化布局雏形。在东南亚6.5亿人口的医疗升级红利下,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三年的核心增长曲线。
从前三季度的经营和业绩表现情况来看,第四季度及2026年奥精医疗的增长逻辑将更加清晰。行业维度来看,2025年中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政策持续加码,叠加集采规则优化,为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政策沃土。奥精医疗以矿化胶原技术为核心的原创优势,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