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数据要素市场化提速,医疗 AI 能否跑出本土“Tempus”?

来源:民商财经 2025-11-04 11:00: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数据要素市场化提速,医疗 AI 能否跑出本土“Tempus”?)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千行百业之际,医疗健康领域因其海量数据、高壁垒和专业性,被视为AI落地最具价值也最具挑战的“皇冠上的明珠”。然而,如何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将AI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收入,是全球医疗服务企业共同面对的考题。

11月3日,中国医学影像服务龙头企业一脉阳光(02522)的一则公告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公告显示,2025年10月,一脉阳光的附属公司北京一脉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数据先行区服务有限公司及北京国际算力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数据共建合作协议》,合作将依托数据沙盒的合规监管框架,基于北京一脉提供的医疗影像数据资源,由北京先行区负责数据处理与合规审查,北京算力提供算力与存储支持,三方共同构建高质量医疗影像数据集,开展大模型训练,探索医学影像数据的创新应用场景。

中国版“Tempus”在路上

在美国,Tempus AI(TEM.US)通过其独特的“数据+AI”模式,在医疗科技领域杀出重围,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今年10月份股价最高达104.32美元,市值千亿元以上。

伴随着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的不断深化,医疗数据价值化的探索也在稳步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有机会在中国的市场上跑出下一个Tempus AI?哪些企业有望成长为具备平台能力的中国医疗AI代表?

一脉阳光的公告里提及,2025年10月底,三方共建的医疗影像数据集已在数据沙盒境内成功实现首个商业化签约,金额达千万级。

该交易的落地,反映出一种新型合作模式的逐步成型:在国资搭建的、规则清晰的“数据沙盒”中,一脉阳光作为关键的数据服务与技术核心提供方,驱动整个价值循环,进行数据的“价值共创”。这一模式不仅尝试回应数据流通的根本性难题和关键挑战,也为探索更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医疗AI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更清晰地指向一个未来:一脉阳光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土壤上培育出的、比Tempus AI更具平台价值和想象空间的医疗数据智能巨头。

路径相同:从医疗服务到数据平台的战略升维

无论是Tempus AI还是一脉阳光,其发展脉络均体现出从传统医疗服务向数据驱动型平台的战略转型。二者的核心业务,本质上都构成了持续、合规、高质量的数据来源。

Tempus以基因检测为切入点,逐步整合临床病历、影像资料、用药记录等多源信息,试图构建患者的“数字孪生”,其目标是从检测服务商升级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提供者。

一脉阳光的路径与之类似。通过在中国建立并运营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网络,公司深入医疗数据产生的前沿环节,形成了业务发展与数据积累的良性互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主业即数据源”的模式具备双重吸引力。首先,它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连续性和规模化,这是训练可靠AI模型的前提。其次,主营业务的收入为数据治理和AI产出工作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持,避免了纯AI初创公司“烧钱”研发的财务风险。

数据价值深化:从影像数据向多维数据延伸

拥有数据资源仅是起点,如何将其转化为高价值、可流通的数据产品,才是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医学影像数据的独特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医学影像数据在个人医疗信息中具有天然的“锚定”作用。相比临床文本数据常存在的信息缺失、非结构化等问题,影像数据——尤其在肿瘤等需长期随访的疾病管理中——能够提供病灶位置、大小、新旧等客观、可量化的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稳定、可靠的参照基准。

一脉阳光在影像数据的标准化与精细化处理上已形成一定积累。例如,公司较早启动了《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名称及编码标准》的制定,推动内部数据的规范统一,为后续的数据流通与平台化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依托其影像中心网络和专业医生资源,公司建立了多层级的质控与标注流程,逐步形成高质量、可复用的标注数据集。

一脉阳光通过“标准化编码+精细化标注”的叠加驱动模式,在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这种模式在功能上与美国Tempus所建立的壁垒有一定可比性,但实现路径和适用场景存在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一脉阳光并未止步于影像数据,正在从影像数据向多维数据延伸。公司预计在天津北辰项目的实施,正推动其从单一的影像数据服务向融合影像、病理、检验(含基因)、体检、电生理等多维数据的综合平台演进。该项目涵盖区域影像共享中心、智慧一体化实验室、数字病理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核医学中心五大模块,这种多模态数据整合实践,为医疗数据的深度价值挖掘提供了新的可能。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一脉阳光如能建立起中国首个规模化、标准化、多模态的医疗数据集,或将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也可能为行业数据应用水平的提升带来参考。从影像数据到多维融合,医疗数据的开发路径正在不断扩展,价值空间也在被重新定义,而一脉阳光通过“北辰模式”,已经在这一趋势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构建“数据-模型-场景”闭环 形成“数据智能平台生态”

10月30日,一脉阳光发布公告,对孵化的核心人工智能企业上海影禾医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近亿元增资,并进一步提高持股比例。

作为一脉阳光孵化的重点AI企业,影禾医脉核心业务覆盖医学影像全流程智能化服务平台运营、AI辅助诊断技术及数字影像解决方案。其在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层面的能力,与一脉阳光现有影像服务生态形成高度互补。“生态互补、资源互通”的特质为双方深度协同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一脉阳光此次加码投资的关键考量。

本次投资,不仅强化了公司在AI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的战略布局,更在业务逻辑上实现了“多维数据+AI布局+数据交易”的有机串联,进一步夯实公司的行业生态壁垒。

一脉阳光在医学影像大模型等AI技术上的投入,反映出其推动数据价值向智能应用转化的意图。基于大模型,公司有望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开发专科AI应用,并逐步构建面向开发者的模型生态。

其核心逻辑在于构建“数据-模型-场景”闭环:以影像网络和数据治理能力为起点,形成高质量数据产品;通过大模型驱动价值释放;成熟模型又反哺业务效率提升。这一闭环如能持续运转,将形成不断自我增强的发展循环,成为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从行业前景看,在数据要素化与AI智能化交汇的浪潮中,一脉阳光所实践的“国资保障、数据驱动、生态共建”模式,为中国医疗数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或数据的单点能力,更在于能否形成跨场景、可持续的智能生态。这也使得市场对其的价值评估,需要结合更高维度的“数据智能平台生态”的发展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一脉阳光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