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会稽山夺魁黄酒业:一场激进营销下的攻守易形)
这一反超的背后,是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战略路径与执行效果。会稽山通过高端化与年轻化双轮驱动,在传统黄酒市场开辟出新增长点;而古越龙山则面临核心市场收缩与高端化受阻的双重挑战。
在黄酒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会稽山(601579.SH)却逆势而上,其高端化与年轻化并举的战略正在重塑黄酒消费的边界。
2025年前三季度,黄酒行业竞争格局悄然生变。会稽山以12.12亿元的营收实现了对古越龙山11.86亿元营收的历史性超越,十年来首次登上行业营收第一的宝座。更为关键的是增长态势——会稽山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4.12%,而古越龙山则同比下降8.10%。
图片来源于:公司公告
这一反超的背后,是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战略路径与执行效果。会稽山通过高端化与年轻化双轮驱动,在传统黄酒市场开辟出新增长点;而古越龙山则面临核心市场收缩与高端化受阻的双重挑战。
攻守易形的市场格局
会稽山与古越龙山的业绩对比,反映出黄酒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态势。
从营收角度看,会稽山以12.12亿元的成绩超越了古越龙山的11.86亿元。这一超越并非偶然,会稽山近年来持续发力,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保持21.09%的强劲增长,而古越龙山同期却下降26.96%。
盈利质量方面,会稽山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28%。而古越龙山扣非后净利润仅为8680万元,同比下降34.07%,主业盈利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本市场也给出了明确判断,会稽山总市值已达104亿元,较古越龙山的87亿元领先近20%。市场给出的溢价,反映的是对会稽山增长逻辑的认可。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了他们认为更能代表黄酒未来的企业。
两家企业业绩分化的背后,是市场战略的明显差异。会稽山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前三季度在江浙沪以外地区净增91个经销商,其第三季度上海市场收入大幅增长85.0%,江浙沪以外区域增长53.2%,全国化布局初见成效。
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相比之下,古越龙山在渠道拓展上显得更为保守,前三季度经销商数量仅净增2家。其核心市场浙江、上海分别下降10.25%和7.47%,传统优势区域面临增长压力。
此外,会稽山的业绩增长背后,产品结构优化功不可没。其前三季度中高端黄酒收入增长19.64%至7.51亿元。特别是第三季度,中高端黄酒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2.5%,表明其高端化战略已进入收获期。与此同时,会稽山的年轻化产品线表现亮眼,其他酒类收入在第三季度飙升186.4%,显示出公司在创新品类拓展上的成功。
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
反观古越龙山,中高档酒收入同比下降7.49%至8.38亿元,高端化战略推进缓慢。其普通酒收入也下降8.24%至3.3亿元,产品结构升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会稽山采取营销激进策略
不过,会稽山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激进的营销策略。为推进高端化与年轻化战略,采取了高强度的费用投放策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提升7.2个百分点,达到27.6%的阶段性高点。这一趋势在第三季度更为突出,单季销售费用率飙升至30.21%,较去年同期增加6.8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同比增幅更是高达56.5%。
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
古越龙山的销售费用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投放强度远低于会稽山。2025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率同比仅提升1.1个百分点至14.08%,第三季度单季受营收下滑影响,费用率攀升至16.38%,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但仍不足会稽山同期水平的六成。且销售费用绝对值同比仅增长0.20%,反映出其在市场投入上的谨慎态度。
会稽山的高费用率本质是“以投入换市场”的主动选择。而古越龙山的低费用投放源于战略摇摆,既未能持续加大高端产品推广力度,也未在年轻化布局上形成突破,导致市场份额流失。可见,单纯收缩费用无法自保,而有效投放才能实现结构升级与利润平衡。
对于会稽山而言,后续,能否通过高端产品放量摊薄费用率,在规模扩张与利润回报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能否真正重塑黄酒行业竞争格局,而非成为昙花一现的挑战者。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