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薪酬之王”招商银行也开始降工资了)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零售之王”的基本盘,正在经历一场微妙的变化。
2025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简称“招行”)的营业收入为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归母净利润为1137.72亿元,同比微增0.52%。
截至2025年9月30日,招行的公司贷款较2024年末增长10.01%;零售贷款较2024年末仅增长1.43%,其中零售贷款不良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80亿元,不良率为1.05%,较2024年末增加0.09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上,招行的A股股价2025年年初至10月末的涨幅为8.55%,位列A股上市股份行第四位,大幅跑输大盘指数17.99%的涨幅。
员工薪资待遇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招行的员工费用为495.59亿元,虽然同比增长0.40%,但若以截至6月末招行员工118068人(含派遣人员)计算,平均月薪为4.66万元,相较上半年的平均月薪5.01万元有所下降。
营收下降、零售贷款不良增长、股价不温不火、员工薪资待遇下滑,在银行业整体业绩增速放缓、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即便强如招行,日子也并不好过。
01
“零售之王”不断提升公司贷款
招行成立于1987年3月31日,注册资本约为252.20亿元,法定代表人是缪建民,他也是公司董事长。
截图来源于天眼查
作为最早选择以零售金融发展为主的银行,招行是业内公认的“零售之王”。
“不论市场怎么变,招行对零售资产市场份额提升的目标不变,仍将努力提升零售资产的市场份额,来增厚这块压舱石资产。”10月31日,招行副行长彭家文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短期来看,虽然零售资产需求不足,但招行仍将高度重视、全力推动零售资产配置。
但现实是,格局早已悄然改变——在过去近5年的时间里,招行对公贷款的占比一直在提升。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招行的资产总额为126440.7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05%,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1362.8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60%。
在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公司贷款为31503.4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01%;零售贷款为36966.19亿元,较2024年末仅增长1.43%。
其中,公司贷款占总额比例为42.19%,零售贷款占比为53.63%,而2024年三季度末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8.95%和54.66%。可以看出,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招行加大了对公司贷款的投放。
图片来源于招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
“在当前经济调整转型阶段,居民消费意愿仍待进一步提振,消费类贷款增长相对偏慢。”招行方面在2025年三季报中指出零售贷款增速较慢的原因。
源媒汇查阅招行2021-2024年年报发现,该行的公司贷款占比分别为38.62%、39.26%、39.94%、41.57%,在过去4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而零售贷款占比始终在52%-53%区间徘徊。
结合2025年三季报数据来看,在过去近5年的时间里,招行贷款占比提升的业务一直是公司贷款,而非零售贷款。
最值得警惕的是资产质量的分化。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招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674.2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8.15亿元。其中,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234.0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27.3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2%,较2024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反观零售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达到380.0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0.16亿元,这也是该数据首次突破380亿元关口;不良贷款率为1.05%,较2024年末增加0.07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零售升、对公降”的分化格局,折招行零售贷款业务的潜在压力。不过平安证券认为,在优异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保证下,继续看好招行在零售领域尤其是财富管理的竞争优势。
当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当客户资质下沉带来的风险逐步暴露,招行的基本盘能否守住,将取决于其风控能力与精细化运营水平。而当前的数据显示,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
02
信用卡权益收缩背后的焦虑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05.26亿元,同比下降17.07%,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111.11亿元,同比下降4.55%,均主要是受信用卡收入下降影响。”招行2025年三季报中的这段描述,折昔日“信用卡之王”的光环正在褪去。
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招行相关负责人承认,该行信用卡交易量降幅好于行业大势,市场份额仍保持市场第一位,但仍面临较大压力。“从未来趋势看,随着国家消费提振力度不断增强,招行对消费市场复苏有信心,对信用卡支付相关收入持乐观态度。”
“好于行业大势”背后,是整个信用卡行业的增长乏力,而招行信用卡的真实处境,或更为严峻。
比如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NBA联名信用卡停止发行事件。9月24日,招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关于部分信用卡停止发行的公告”,称银联NBA联名卡球队卡、运通NBA珍藏球队卡在2025年12月1日到期后,将更换为银联标准信用卡、美国运通百夫长卡。
图片来源于招行信用卡中心官网
NBA联名信用卡的停发,有观点认为是一种变相的权益收缩,或许会引起那些因为NBA才办信用卡的持卡人不满。
为何选择停止发行NBA联名信用卡呢?招行对此没有任何解释,但背后的核心原因,或许是出于成本控制与业绩压力。
当前,信用卡行业正面临“增量见顶、存量竞争”的困境,叠加消费复苏乏力,信用卡交易量增长承压。招行虽然保住了市场份额第一,但在“降费让利” 的政策导向下,信用卡分期、刷卡手续费等收入增长受限,而权益成本却居高不下,收缩权益成为无奈之举。
不过,招行收缩信用卡业务,也带来了不良的下降。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招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276.20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约200亿元。而过去几年该业务贷款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例如2021-2024年,相关数据分别为8403.71亿元、8845.19亿元、9359.10亿元、9478.43亿元。
招行三季报信用卡贷款的下降,也使得该业务的不良贷款余额从165.57亿元降至161.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较2024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除去信用卡业务之外,招行的消费信贷类业务中还有消费贷款,这笔业务2025年三季度末的贷款余额为4209.8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248亿元;不良贷款为49.12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7.96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24年末的1.04%增长至1.17%。
作为零售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招行个人消费贷款在宏观经济承压、消费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依然保持正增长,但不良率增长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招行的零售贷款其他业务也难掩“焦虑”。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招行零售贷款中的小微贷款为8583.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34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达到95.5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0.17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从2024年末的0.79%增至1.11%。
另外,招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余额为14186.46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14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63.9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3.63亿元;不良贷款率从0.48%降至0.45%,成为零售贷款中为数不多的“减负”业务。
图片来源于招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
在三季报业绩交流会上,招行的管理层对消费市场复苏持乐观态度,零售贷款的规模确实也在持续提升,但不良率同步上升,意味着招行需要在“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
有一个潜在风险值得关注:招行2025年三季度末的关注类贷款达到951.3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26.2亿元;逾期贷款为885.26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8.6亿元。
在消费市场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招行如何确保增长预期与资产质量安全的平衡?针对潜在风险已采取了哪些具体风控措施?日前,源媒汇致函招行询问,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03
“薪酬之王”也开始降薪了
作为昔日“富得流油”、素有“薪酬之王”的明星股份行,招行如今的日子过得究竟怎样?一个数据或可窥见一斑。
截至2025年9月30日,招行的员工费用为495.59亿元,同比增长0.40%。员工费用的增长,意味着员工的整体薪酬福利实现了正增长,看似是“涨薪”,但是如果分摊到个人身上,则呈现出“降薪”趋势。
回顾历史,招行2024年员工费用为680.88亿元,同比下降3.21%,连续两年缩减;员工总数117201人,较2023年增加672人,增幅0.58%,为2017年以来最低增速。
以员工费用除以员工总数计算,招行2024年的年人均薪酬约为58.26万元,较2023年的60.4万元下降3.8%,较2022年的62.5万元累计下降7.0%。
Wind数据显示,招行2024年58.26万元的年人均薪酬,在A股9家上市股份行中位列第二位,仅次于中信银行的60.15万元,但是整体员工薪酬排在第一位。算下来,招行2024年的人均月薪为4.86万元。
再来看2025年的情况,截至6月末,招行共有员工118068人(含派遣人员),较2024年末增加867人。
招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员工费用为354.84亿元,按上述118068人计算,2025年上半年人均月薪约为5.01万元,而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据约为5.17万元。假设招行2025年三季度员工没有变化,那么以三季报中495.59亿元的员工费用推算,人均月薪约为4.66万元。
也就是说,招行降薪了。
从行业角度来说,银行员工薪酬与业绩挂钩是普遍原则。招行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0.52%,按照“奖优罚劣”的激励原则对员工薪酬进行下调,似乎也无可厚非。当然,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0.52%的增速,要远好于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62%的数据。
员工薪酬下降,反映出招行的钱不好赚了,这可以从该行下滑的营收上得到佐证。
分析招行的营收结构可以发现,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息收入1600.42亿元,同比增长1.7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3.66%;非利息净收入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6.34%。
在非利息净收入中,招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562.02亿元,同比增长0.90%;投资收益为302.52亿元,同比增长22.67%;汇兑收益为26.39亿元,同比增长33.42%;其他业务收入为111.12亿元,同比增长11.4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8.27亿元,而2024年同期这一数据为30.99亿元。
图片来源于招商银行2025年三季报
由此可见,拖累招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长的,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下降。对此,方正证券认为,主要受到Q3债市回调影响。
业绩萎靡,招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难言乐观。招行前三季度A股股价涨幅为8.55%,大幅跑输大盘指数17.99%的涨幅。
截图来源于Wind
业绩承压、股东回报不足、员工薪酬下降,在银行业整体业绩增速放缓、经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就连昔日的“零售之王”,日子也并不好过。
招行副行长彭家文在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展望未来,在低利率、低息差、低费率的“三低”环境下,商业银行在长期内可能保持利润的低速增长。
招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公司贷款占比逐年提升的同时,如何保证零售贷款规模扩张、缓解信用卡业务的业绩压力与权益收缩争议、积极回报股东,这些,都在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