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股东频繁减持!天智航前三季营收翻倍、亏损扩大,新模式助推公司收入结构转变?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11-05 18:05: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股东频繁减持!天智航前三季营收翻倍、亏损扩大,新模式助推公司收入结构转变?)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

11月3日,天智航(688277.SH)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先进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京津冀基金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据减持计划,先进制造基金拟在本次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择机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2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0%,以大宗交易方式择机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55.9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0%。

京津冀基金同样拟在上述减持计划期间内,以集中竞价方式择机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28万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择机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55.99万股。

今年年中,上述股东就曾有减持动作。5月20日,天智航曾收到上述股东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对于股东频繁减持的原因,天智航方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先进制造基金、京津冀基金等是具有战略引导性质的国有产业资本,核心使命并非长期持有企业股权,而是在特定阶段“扶上马,送一程”,通过资本注入来撬动和扶持关键产业的发展。

天智航方面认为,当企业经历了早期的技术研发、产品上市及初步商业化等关键阶段,并成长为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时,这些基金便已初步完成了其“产业孵化”和“战略引导”的阶段性任务。它们的退出,是其投资周期和资金管理规则下的正常安排,意味着公司已经具备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据10月29日天智航发布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天智航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上升103.5%。第三季度,天智航营收6216万元,同比上升83.9%。此外,前三季度天智航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995万元。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天智航机器人手术量的提升。天智航三季报介绍,2025年第三季度,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数量超过1.2万例。截至本报告期末,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过13万例。

营收翻倍,天智航亏损额却在扩大。三季报显示,天智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617万元扩大至亏损1.14亿元,扣非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扩大至亏损1.4亿元。

今年第三季度,天智航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969万元扩大至亏损5651万元,扣非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341万元扩大至亏损6059万元。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天智航三季报指出,是由于期间费用增长、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以及所得税费用增加。

在减持公告发布后的11月4日,天智航报收17.42元/股,下跌6.60%。11月5日,天智航报收17.21元/股,下跌1.21%。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增收不增利

2025年前三季度,天智航营收同比大涨103.51%。对于业绩变化,天智航三季报指出,营收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行业市场环境回暖,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增加,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10月30日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中,天智航方面指出,得益于今年行业招投标活动逐步恢复带动行业回暖,公司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相比过去机器人设备收入占据绝对主导,如今公司已形成机器人设备、配套设备及耗材、技术服务三大业务收入结构。公司从一次性设备销售向持续提供服务的综合性商业模式转型有所成效。

对于产品的市场应用情况,天智航在业绩说明会表示,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医生临床操作体验以及患者治疗获益,带动设备使用量的提升。2025年1-3季度,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数量超过3.5万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过13万例。

营收大幅增长,天智航盈利能力却没有增长。对此,天智航三季报指出,首先是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主要为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其次,是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减少,其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679.87万元,而去年为同期3313.29万元;再者,由于报告期内不再确认亏损部分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此外,在研发方面,天智航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为8703.3万元,占营收比重为46.42%,研发投入同比有所减少。

面对亏损持续扩大,天智航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从多方面入手改善盈利。一方面,持续拓展市场,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在保证研发投入的前提下,优化运营流程,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加快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注册和应用推广,为公司创造更多盈利增长点。

此外,天智航又面临股东的频繁减持。据天智航11月3日发布公告,先进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京津冀基金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总数合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总数合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今年5月20日,天智航就曾收到先进制造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京津冀基金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截至2025年9月11日,此次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

在上述减持计划时间区间内,先进制造基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天智航无限售流通股股份225.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0%;并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无限售流通股股份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7%。

京津冀基金同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225.51万股,并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份30万股。

商业化新模式以求破局?

天智航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2016年首款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获批上市。2020年,天智航登陆科创板。

当前,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至709.5亿元。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方面,根据医装数胜测算,2023年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销售额约为5.74亿元,预计到2028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1.30亿元,市场空间较大。

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天智航也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元证券研报介绍,从2022年开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仅2023年就有9家企业进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获批产品数量多达14个。

从资本市场来看,国元证券研报指出,在2020-2022年经历3年的投资热潮期后,随着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政策变化,手术机器人赛道整体下行进入投资冷静期。

从股价变化情况来看,目前天智航股价较今年年初明显上涨,但与2020年末每股40元左右相比仍处于低位。

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天智航方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两年资本市场对医疗机器人赛道的投资逻辑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更关注市场潜力和增长故事,转向更加审慎和专注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与持续商业化能力。

天智航方面认为,这种“冷静期”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有助于挤出泡沫,让市场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真正专注于那些具备核心技术、清晰临床价值和明确商业化路径的企业。“对于天智航而言,应对市场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始终是聚焦自身,苦练内功。资本市场周期的波动是暂时的,但外科手术智能化的趋势是长期的、确定的。”

谈及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难题,天智航方面在上述说明会中指出,公司一直在探索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不同解决方案。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进行了“购买技术服务”等新模式的尝试。

据兴业证券研报介绍,“购买技术服务”即公司负责提供智能骨科机器人微创中心全部技术输出,医疗机构可通过购买服务获得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技术,从而为适宜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这一商业模式的发展,也将推动公司收入结构的转变,从原来依靠单一的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转向“设备销售+配套手术工具包销售+持续性的医疗技术服务”,从而保证公司能够形成稳定的营收来源。天智航方面也表示,未来将大力推进“购买技术服务”模式装机入院。

天智航在说明会也指出,公司也通过推进出海战略寻找商业化落地新的增长点,公司根据海外目标市场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目前,公司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及工具包已获得欧盟CE认证。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元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