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制度演进、开放信念与思想共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07 18:19: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制度演进、开放信念与思想共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

11月6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与世界:共筑开放之路 共绘产业新图景“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该分论坛聚焦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浦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和发展路径。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长期致力于制度与经济行为关系的研究。基于对中美两国发展实践的观察,尤其是对浦东开放创新生态的实地感知,他从制度本质、文化互动、开放价值等维度,分享了关于社会治理与全球合作的深刻洞见,为理解新时代的制度演进与国际协作提供了独特视角。

制度的本质:演进性与环境适应性的统一

在萨金特看来,社会制度并非静态的规则集合,而是“一系列规范与人们相互行为预期的安排”,是群体共同遵循的行事模式,其本质深植于文化土壤之中。

关于制度的起源,他明确提出:制度兼具设计性与演进性,但核心驱动力在于其内在的演进本质——它们始终是对特定历史目标与环境约束的动态回应。这一判断在当代各国的发展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当一个国家的历史目标发生根本性转变,制度必然随之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制度演进的适应性尤为显著。随着时代目标转向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经济完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逐步融入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萨金特特别提到,如今在课堂上,学者们常讨论“中美哪个国家更市场化”,这一问题本身并无绝对答案——两国在创新政策、产业布局、市场结构等方面既有差异,亦存在诸多共性,而这些差异与共性的形成,正是各自制度对历史传统、经济基础、发展目标等环境约束的差异化回应。

萨金特认为,制度演进的动力源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是物理、技术与经济层面的环境约束,技术变革与经济形态的迭代会不断突破原有制度的边界,推动规则体系更新;二是历史目标与社会期待的转变,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提升,社会对制度的功能需求从“保障基本发展”向“激发创新活力”“维护公平竞争”演进,这种需求变化构成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萨金特强调,一个有韧性的社会制度,必须具备随环境变化而演化的能力——正如企业需在供应链动荡等不确定性中调整策略以存活,制度也需通过动态优化,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预期与发展空间。

开放赋能安全:萨金特眼中的全球治理新视角

在全球治理核心议题中,“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争议已久。针对二者对立的认知,萨金特明确提出:开放并非安全威胁,反而能通过互补协作强化安全、提升安全水平。这源于对全球经济互联性的深刻认知——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深化背景下,封闭只会导致技术落后、资源匮乏,而开放带来的要素流动、技术共享与共赢,能从根本增强国家发展韧性,为安全筑牢基础。

萨金特以自身经历佐证开放对知识传播的价值,坦言其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多得益于中国学者的传授启发。跨文化学术交流让他获得多元视角,推动认知动态更新,而这种“思想开放流动”,正是开放的核心价值之一——打破文化认知壁垒,让各国智慧相互滋养。

他观察到,各界正共同探索构建更稳定规范的新型社会秩序,围绕税收、贸易规则等协商互动。这一过程彰显开放精神:通过多元主体平等对话,整合诉求形成适配全球变化的制度安排,而制度有效性依赖对不同国家群体需求的理解,即“文化智商”——跨文化互动中洞悉对方历史、诉求与约束的能力。

萨金特以中美历史性接触为例,阐释文化智商的重要性:正是双方具备高度文化智商,换位思考理解立场,才促成协商成功。在全球治理变革关键期,这种“努力理解他国需求”的文化智商,更是国际合作的核心能力,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提供支撑。

思想的至高价值:开源精神与历史智慧的启示

萨金特在演讲中反复强调核心观点——“想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以DeepSeek人工智能平台为例,高度认同开源精神:开源模式公开源代码,让全球开发者跨国籍协作开发、共享成果,并非单纯“免费”,而是通过开放实现共赢,既为开发者提供支撑,也推动平台迭代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萨金特引用黄仁勋观点指出,开源是中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军者的重要动力——开放的论文、共享的技术加速知识流动与创新。他笑言自己常以“非中国籍记录者”身份,在国际会议中“进口中国想法”,印证思想流动的巨大价值。

思想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当代的开源协作中,更蕴含于历史的智慧传承里。萨金特对中国民众重视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的特质尤为赞赏——中国历史上无数开放与闭锁的案例,清晰展现了“开放则共赢,封闭则落后”的规律。他分享了自己踏上土耳其境内丝绸之路的经历:坐在大巴车上,他深切感受到五百年前商队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这种跨越时空的开放记忆,正是历史留给当代的宝贵财富。

对比美国当前两党制下治理共识难以形成的困境,萨金特坦言自己偏爱“有秩序、有规则、有确定性”的社会环境——正如交通信号灯带来的通行秩序,稳定的制度与清晰的规则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预期,激发创新活力。而构建这样的秩序,既需要借鉴当代的开源协作理念,让多元思想充分碰撞;也需要回望历史,从各国开放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

萨金特强调此次中国之行核心是学习。此次论坛展现的开放信念、制度创新与合作追求,正是对“想法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在他看来,未来的全球治理体系,必然是建立在思想开放、文化共情与规则共识基础上的新型秩序:各国通过提升文化智商,理解彼此的发展诉求;通过践行开源精神,共享知识与技术成果;通过借鉴历史智慧,构建兼具韧性与适应性的制度体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动力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