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投资“主力军”悄然更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0 20:36: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投资“主力军”悄然更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13255亿元,继2025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47.2%、52.8%。这是自2017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ETF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ETF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369.55亿份、130.45亿份、118.37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较二季度末)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突破1.3万亿元大关。

来自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到13255亿元。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为6255亿元、7000亿元,占比分别为47.2%、52.8%。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同时,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港股通持股市值达57926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22.9%。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今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抬升了73%。这主要得益于:随着指数化投资的盛行,资金借道ETF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情与日俱增。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6683亿份,环比抬升47%。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份额最多,分别达到1540亿份、1131亿份、671亿份。

并且,港股通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港股通科技ETF也是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品类。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互联网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369.55亿份、130.45亿份、118.37亿份、112.69亿份、102.6亿份,为跨境ETF中份额增加最多的5只ETF。

紧随其后的是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这3只ETF的份额分别增加了94.88亿份、93.53亿份、89.02亿份;此外,景顺长城港股科技50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84.05亿份、77.52亿份。

被动型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较二季度末小幅回落。不过,对于不同的行业,基金的增减动作不一。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明显加仓了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等行业;减仓了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

主动型基金的偏好变化在个股层面也有体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较二季度末)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而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退出主动型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队列。

从绝对仓位看,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仍然是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上述三个行业的市值占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依次为31.9%、25.9%、17.2%。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季度港股有所震荡,但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依旧坚定加仓。

Wind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6.09%增加至三季度末的22.34%,港股平安好医生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该基金由杨锐文、王开展共同管理;海富通产业优选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19.59%升至三季度末的32.24%;广发信远回报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32.22%升至三季度末的41.32%。

海富通产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三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关注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及重估的机会,尤其港股科技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基金显著加配港股科技核心资产(如半导体制造、互联网、传媒等行业),减仓了红利板块。

基金经理积极加仓港股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领跑全球。

据Wind统计,截至11月7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30.82%、30.64%、27.1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分别上涨了19.13%、14.40%

而本轮港股行情由海外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年内港股高度结构化的轮动行情得益于年初DeepSeek引领的资产重估叙事,以及后续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同时也与流动性的活跃有直接关系。

该团队分析,从资金角度看,既有全球“去美元化”叙事下一部分分散化投资需求下的资金流入,也有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例如上半年的保险资金和下半年的存款活化和理财入市叙事。

据中金公司统计,年初至10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579亿港元,较2024年的1318亿港元接近翻倍。

同期,南向资金大幅加码,累计流入1.26万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日均流入规模达64.2亿港元,是2024年全年日均34.7亿港元的近两倍。

“三季度后,在南向资金内部,公募基金尤其是ETF占比明显提升,”中金公司策略研究部指出,这说明“存款搬家”叙事下的个人投资者可能取代了上半年的保险资金成为主力。

海外资金方面,该团队指出,EPFR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被动资金大幅流入,近期海外主动资金时隔近一年后一度回流中国市场但并不持续。尤其7月以来部分区域型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甚至接近标配,但分化明显尚未达成共识。

10月以来,港股行情步入震荡调整期,但机构仍然重视港股市场的配置机遇。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经历10月的回调后,目前港股估值并不高。若后续压制港股的短期因素解除,中期维度看港股增量资金明确,且汇聚了优质的中国稀缺性资产,有望继续支撑本轮牛市行情。

并且,在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该团队看来,海外“AI赋能”叙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国内,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互联网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对盈利预期的扰动或逐渐消退。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AI浪潮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随着AI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此外,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牛市环境下港股券商板块也值得重视。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蝶国际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