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12 11:10: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台海观澜 | 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这几天,中日关系因为台湾问题再起波澜。

原因是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回答提问时,公开暗示一旦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日本可能会武力介入。

高市早苗此言一出,不但日本朝野震惊,中国方面也给予了严厉的驳斥和警告。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林剑说,日本曾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日本当政者妄图介入台海事务,既是对国际正义的践踏、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衅,也是对中日关系的严重破坏。中方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挑衅越线,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起风波迄今没有完全平息,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多年来,日本政客频频就台湾问题发表错误言论,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底线,高市早苗不是第一个,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怎么办?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被日本政客的言论带风向。我们需要预判的是,假如大陆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日本敢武力干涉吗?

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日本民意可操弄。

政客与选民是共生关系。有什么样的选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客,反之亦然。日本有意图干涉中国统一的政客,以此推论,日本就有赞同干涉中国统一的选民。政客可以引导、操弄民意。假如日本干涉中国统一的民意不断上升,并将相关政客推上政治舞台,那么,介入台海就有可能成为日本的国家意志,进而演变为国家行动。

这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日本政客引导民意,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历史情结,日本曾殖民台湾;一个是现实需要,台湾海峡掐住了日本的能源动脉,一旦两岸统一,对日本的能源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有中国网民认为日本是最不希望中国统一的国家,比美国更甚,也是从上述论据出发展开论证的。

其次,法律障碍被去除。

日本有和平宪法,不允许有军队,只能有自卫队,没有对外交战权,只能在本土进行被动防御。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破解了这一魔咒。

在安倍晋三政府的推动下,2015年9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国际和平支援法案》与《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其中《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由十个小法案构成,包括《武力攻击事态法》《自卫队法》《周边事态法》《美军行动关联措施法》《俘虏处置法》等,这一组法案规定了日本自卫队可以动用武力的几个要件,其中就包括此次高市早苗提到的“存立危机事态”(海外媒体翻译为“存亡危机事态”)。

所谓“存立危机事态”,是指由于其他国家遭受武力攻击而危害到日本国家的存立,日本可以投入自卫队的力量加以解决。

“存立危机事态”使得日本在即使本土没有受到攻击情况下,也可以以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理由对其他国家使用武力。这样的条文严重违背了日本宪法放弃对外交战权的和平主义原则。

11月7日,日本众议员冈田克也问高市早苗,如果台湾海峡遭到封锁,何种情况会被认定为“存立危机事态”?高市早苗回答说,若(中国大陆)对台湾发动武力攻击,并以战舰实施海上封锁,同时采取其他配合行动时,就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立危机事态”。

第三,日本到底敢不敢。

政客可以操弄民意,法律障碍也已去除,那么,日本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吗?

笔者认为,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国的统一,与日本的民意、政客的意愿和手腕、甚至所谓修改后的安全法案没有多大的关系。

日本的行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关键因素,一个是致命因素。

假如美国强力干涉中国的统一,并要求甚至命令日本协助、出兵,日本的态度一定是恭顺的。

这是关键因素。

但是,如果日本朝野知道,一旦武力干涉中国统一,将会招致中国什么规模、什么力度的反击和报复,日本将要承受的是伤筋动骨的重大损失,还是灭顶之灾,那么,日本政坛高层一定会三思而后行。

这是致命因素。

高市早苗,包括未来的日本领导人,应该清楚这一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有赞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