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再急于商业化?教育智能体换道疾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2 18:44: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不再急于商业化?教育智能体换道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教育大模型热度不减,但以聊天框为主的APP已悄然退居次席。

去年至今,多家教育公司推出大模型原生APP,采取类似ChatGPT和DeepSeek的聊天框形式,与用户进行问答。但此类产品一直不温不火,商业化尚未成功突围。

“只是在产品里嵌入一个对话框,对教育产品来说没什么意义。”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话类教育大模型式微,教育行业是否再也无法诞生自己的DeepSeek?

其实,这不意味着教育智能体失速,只是行业更趋理性,认识到短期商业化的压力和潜力都较为有限,放长线训练更高质量的智能体。

第三方机构AI产品榜近日发布的榜单显示,10月份国内月活用户前30名的大模型APP里,只有光速写作、豆包爱学、TalkAI练口语三款教育产品上榜,月活用户均不超过300万。

对话并非高频的学习场景。类似ChatGPT和DeepSeek的聊天框,曾是教育大模型原生APP最初的形态,但使用量慢慢累积之后,人们发现聊天框更多用于英语口语、百科问答等,而非系统性的深度学习。

头部通用大模型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亿级,基本覆盖了用户对问答类学习的需求,从而挤压了垂直教育产品的生存空间。

“当市场上有免费服务的时候,除非你的服务大幅优于免费服务,否则走付费订阅这一条路会很困难。”上述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小P老师、小猿AI等最早一批教育大模型原生APP的首页上,不再是聊天框占据C位,而是更强调批改、写作、翻译等传统入口。即便是字节跳动旗下“豆包系”的豆包爱学,也将聊天框撤出了首页。

“对话大模型产品的核心理念是直接解决用户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模型的应答率、对话次数等指标,这并非深度陪伴的学习产品,后者更关注用户与模型互动过程中的思考深度,模型推送新的资源或问题后用户是否愿意学习等。”洋葱学园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杨临风说。

当聊天框“祛魅”,教育公司不再执着于开发独立原生APP,而是转向用大模型重构传统产品。

目前,作业帮、小猿AI、洋葱学园、斑马AI学等月活用户靠前的教育APP,均已搭载了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赋能自主学习。教育大模型正从单智能体向多智能体协同演进。

“单智能体虽然能针对教育场景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在深度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泛化能力也更强。”上述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说。

洋葱学园近日发布的AI智能学伴系统,就设置了预习、作业、复习、答疑、思考、规划与情感支持等多智能体协同架构。比如,用户拍照上传教材、笔记或作业,智能体识别学习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进度,推送匹配的自学课程资源,用户观看课程遇到卡点时,可以调用另一个智能体实时答疑。

多智能体搭载在共同的基座模型上,各智能体共享该基座的思维链、知识图谱、数据库等。

“大模型不仅扮演用户的对话者,更扮演指挥者。它能识别用户的意图,针对不同的场景,构建出适切的学习内容和流程,安排学习任务。”杨临风说。

华图教育近日首次发布了AI战略布局,目前已推出面试点评、申论批改等约20 个智能体,目标是构建覆盖50个学习场景的智能体矩阵。这些智能体分别针对具体场景,比如申论批改和申论导练是两个不同的场景,分别调用不同的智能体。

值得注意的是,洋葱学园和华图教育均未推出全新APP。洋葱学园将多智能体模块嵌进了传统自学产品,华图教育甚至没有商业化,只面向公考课程学员内部使用。

尽管技术架构持续升级,教育智能体商业化进程仍没有明显起色。

据报道,有的教育大模型原生APP取得数千万元收入。但这些产品有的单价较低,甚至可能冲击已有的价格体系,有的则是销售跑在了交付的前面,会员包卖出去后,产品却以单元级速度更新。

上述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认为,“面向数百万存量用户大力度推销新品,卖出上万笔订单其实并不难。”

他认为,教育智能体还没到商业化的时候,“即便现在商业化,挣到的也是小钱”。

相比之下,教育公司更看重教育智能体的调用次数和质量。

据介绍,华图教育AI面试答疑、AI申论批改等产品的用户调用量增速明显,几乎每个月翻一番。最近一个月里,洋葱学园AI自学大师模块访问量达393万次、互动量突破1212万次,AI私人助教互动量超过2591万次。

更重要的是学员自主使用率。华图教育轮值CEO、AI技术负责人蔡金龙指出,课上布置了申论题,课后学员会自发再用AI批改多做一倍的题,这意味着产品已经初步通过市场验证。

杨临风也强调,“真正的AI自主学习,应以学生为主导者,AI为协同者,目标是推动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根本转变。” 

高质量的教育智能体离不开高昂的研发与算力投入。

“洋葱学园的产品历来是无人化服务,因此价格比教培更普惠。但是引入大模型技术后,仍保持无人化模式,加上AI算力成本后总成本甚至高于从前。”杨临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华图教育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60.41%至1.45亿元,主要用于扩充研发团队。

蔡金龙算了一笔账:华图教育有3000名老师,每名老师每年有一半时间、约1000个工时从事教研工作,其中300万个工时承担数据标注、规则梳理、内容审核等教研内容建设工作,相当于4—6亿元的人力成本投入。

即便是已完成商业闭环的教育硬件,也未跨过盈亏平衡点。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学而思学习机的市占率已高达16.6%,但好未来总裁兼CFO彭壮壮介绍,该业务何时盈利尚不确定。

不久前,学而思学习机发布了最新的3.0版本智能体,并持续进行内容更新,学习机上市以来累计增加400万分钟课程、85万套真题和7亿道题目。

不过,在行业人士看来,当前的成本投入是构建未来壁垒的必要投资。

“教育智能体的核心壁垒在于用户黏性与数据深度。与通用模型追求海量用户不同,教育智能体更需深度数据——掌握1万人每人1万条数据,远比1亿人每人1条数据更有价值。”杨临风说。

蔡金龙也指出:“谁具备最及时、全面、高质量的数据集,谁的AI产品就更具优势。” 

他进一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华图教育的AI推进将分两步走:当面向学员的50个左右场景的智能体达到可用标准后,将推出会员产品,完成‘小闭环’;当面向学员和人机协同生产场景的智能体均成熟后,将打造公考培训领域的智能陪伴数字人,完成‘大闭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