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力股份重大并购事项落地在即,AI PC+电池双轮即将驱动)
今年以来,电池、固态电池毫无疑问是资本市场上最令人瞩目的板块之一。同花顺显示,截至11月14日收盘,电池、固态电池板块年内涨幅分别高达91.76%、72.58%。
相关概念公司也是备受投资者追捧。今年9月10日,英力股份(300956.SZ)公告,拟以4.68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锂电池公司优特利77.94%的股份,随之迎来连续两日的股价大涨,两天股价涨幅超过22%。
那么,这项深受期待的并购事项进展如何?英力股份近日公告,并购优特利事项已获深交所受理。
并购优特利,开启新增长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在本次并购前,英力股份的主营产品为笔记本电脑(简称“笔电”)结构件模组、相关精密模具及光伏组件。优特利则是锂离子电池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主要应用终端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数码相机等领域,目前日产锂电池80万只。
据此前公告,英力股份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优特利77.94%的股份,交易价格为4.68亿元。按照英力股份的计划,如果审核、注册、发行等程序一切顺利,该项并购预计于2026年一季度完成,并实现对优特利并表,预计将对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市场分析认为,交易完成后,英力股份将借助优特利在笔电电池模组的深厚积累,在笔电结构件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实现“结构件模组+电池模组”的组合布局。
英力股份表示,公司与优特利具有极高的业务协同性,可互相成就,实现共赢。优特利可助力英力股份深耕笔电主业,充实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版图;同时,英力股份可为优特利导入为联想、华硕等全球头部品牌的笔电电池供货机会,若优特利现有产能不够满足需求,英力股份的生产基地还可提供扩产空间。通过公司的赋能,优特利有机会在 5 年内做到 30 亿左右的营收规模。
除了提升在笔电领域的龙头地位,英力股份“结构件模组+电池模组”的组合优势,在AI 算力服务器、机器人等热门赛道,同样存在较强的潜在需求和增量空间。
而从财务角度看,被并购的优特利本身也有很强的盈利能力。按照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优特利需要在2025年、2026年、202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0万元、4,500万元、5,000万元,三年累积不低于13,500万元。但在今年前5个月,优特利就实现净利润3,012.82 万元,完成了75%的业绩进度。
英力股份表示,公司判断锂电处于上行周期,再加上收购后的赋能,优特利完成对赌协议应该比较有把握,其净利润或有跨越式提升。这又将反过来增厚英力股份的业绩和对投资者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热门的人形机器人以及固态电池赛道上,优特利都已有所布局。在近日的投资者调研中,英力股份表示,优特利电池包正在泳池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固态电池技术也已处于样品技术开发阶段,预计在2027年三季度推出第一款量产高安全凝胶态电池,在2028年一季度推出第一款量产高安全半固体电池产品。
迎AI PC浪潮,传统业务焕新机
对于英力股份而言,值得关注的,还有其传统战场笔电业务正借助扑面而来的AI浪潮焕发新生机。
由于AI应用的加速普及,笔记本电脑正经历从“工具型设备”向“智能生产力伙伴”的功能转变。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5年末,AI PC出货量将突破7780万台,占据全球PC市场31%的份额。IDC也预测,AI PC 在 PC 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于2027年达到 85%,成为 PC 市场的主流。
作为联想等全球头部品牌的核心供应商,英力股份正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英力股份表示,相比传统PC,AI PC 的散热需求加大,散热孔增多,机壳附加值增多,会使加工单价提高 30%左右。目前 AIPC 订单占比在 20%-30%,随市场发展趋势向好。
英力股份同时表示,公司非常重视AI赛道,除了现有结构件、电池模组产业外,还会在机柜、液冷、光模块寻找新的机会。后续将把优特利作为以后持续并购的一个标杆性项目。
优化国际战略,加大多元布局
除了并购优特利,2025年,英力股份干的另一件大事,是计划在沙特设立孙公司。
10月24日,英力股份公告,为了加快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为海外业务的开展提供有效通道,拟以自有资金向其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增资1.5亿元,用于在沙特投资设立孙公司,以提升海外产能。
按照计划,沙特孙公司将在2026年建设,2027 年开始实现产能落地。
据半年报,英力股份目前在美国、越南、中国香港等设有子公司,上半年,英力股份的外销收入为6.93亿元,同比增长24.4%。沙特生产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提升英力股份的海外产能,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布局。
同时,沙特公司也是英力股份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防范局部市场贸易风险走的一步棋。
英力股份表示,沙特生产基地将作为公司中东、非洲和欧洲的地区总部,直接为笔电头部名牌企业提供配套。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沙特产能的一部分,生产半成品转出口到美国公司组装生产,进入美国市场,以分散贸易摩擦风险。此外,公司将全面提高沙特生产基地自动化水平,并外派国内工程师常驻沙特管控生产,利用沙特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进一步降低费用,提高海外订单获取能力,提升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