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扩大有效需求,关键仍在提高收入丨宏观月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7 19:04: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扩大有效需求,关键仍在提高收入丨宏观月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   胡光旗

对于10月经济和金融数据,需采取结构性的视角加以审慎观察。逆周期调节政策需要对投资和消费两方面进行发力,保证总需求稳中有升。今年出口增速仍能保持韧性,需关注国际局势的潜在影响。而有利于物价回升的因素也在增多,CPI和PPI的传导将有利于价格逐步回升至目标区间。下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市场将高度关注明年的经济工作安排。

客观看待10月金融数据的结构性变化趋势

据央行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一般而言,金融数据是经济数据的先行指标,尽管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无忧,但逆周期调节或需就金融数据走弱进行适度回应。

从结构视角分析,10月金融数据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信贷的支撑力度偏弱。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同比减少2800亿元。10月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3356亿元。居民消费贷款仍待提振,未来个人消费贷款的财政贴息支持政策还需要加速实施落地。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800亿元,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供求关系持续调整,按揭贷款的增速受到影响。

10月,企业短期贷款持平于去年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略增300亿元,同比少增1400亿元。企业部门信贷意愿待提振,主要是与临近年末,企业高度重视经营回款,投资计划后置倾向明显等因素有关。消费和投资是推动金融总量扩张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目前金融总量有阶段性走弱的趋势,央行特意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其次,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的贡献度回落。10月政府债券融资额新增4893亿元,同比少增5602亿元。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已基本完成全年额度,四季度或难再有大规模新增。过去两年由于国家层面推进地方政府化债,政府债“以旧换新”下的供给规模较大,在过去较高基数的影响下,10月新增规模有所减少也是合理的。不过四季度开始财政支出或将显著加力提升,对于金融数据回升或可形成一定支持。

10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18500亿元,同比多增7700亿元,相对于9月环比大幅多增,非银存款的高增主要与资金流入股市有关。

面对10月信贷走势,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1中也给予回应。央行倾向于通过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变化来解释信贷增量的减弱。诚然,随着金融市场日益成熟,我国的融资需要从过去的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金融总量上升且信贷占比回落的大趋势,需要以结构变化的视角加以分析解读,不必对信贷的下降过度忧虑。

扩大有效需求仍是目前经济运行的核心关切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9%。10月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主要与季节性因素有关,10月国庆叠加中秋长假,对生产端有一定影响。今年以来国内经济运行供给强于需求的特征比较明显,但总体来看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展望后期,随着冬季来临,电热气水供应业增长还会有所提升。制造业投资开始转向布局“十五五”,明年表现值得期待。

前10月,投资累计下降1.7%。拖累投资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制造业投资可能在明年大幅发力。前10月工业整体投资增长4.9%,而制造业投资仅增长2.7%。制造业投资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特别在整体投资有回落态势的情况下,制造业投资会受到一定影响。“十五五”期间仍需要稳住增速,在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经济形成支撑。年末财政支出或将有所增加,同时中央财政可能提前下拨部分资金用于提前启动项目,有利于投资在明年布局。

针对民间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于11月11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意在推动民间投资止跌回稳。但扣除房地产投资后,民间投资仍实现正增长,表明民间投资的空间仍然具备十分深厚的潜力。“十五五”时期,民间投资也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要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商业航天、海洋经济、量子计算、高端制造等行业倾斜。为此,需要政府引导基金做好牵引指导,推动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10月消费基本平稳。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2036亿元,增长4.0%。10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下降14.6%,“以旧换新”政策之后,财政贴息支持个人消费贷尽速落地的必要性在进一步上升。11月由于受到电商“双十一”的提振,预计网上消费环比会有所增长。12月到明年1月,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年前各地将会开启一波促消费的热潮,带动开年消费。提振消费的关键因素仍是收入,在工资增长保持平稳的前提下,应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特别是金融市场要为居民消费拓展更多收入来源。

10月出口韧性仍存。分国别来看,10月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为438.90亿美元,出口增速为0.9%;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为53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对日本的出口金额为130.05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为-5.7%。可以看到,“抢出口”效应的减缓,导致10月出口增速回落,鉴于美国关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国支持出口的金融政策或应加速出台。未来,持续深化与东盟的贸易,是稳定我国出口的关键。

10月物价延续回暖态势。据统计局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后期随着春节临近,预计物价还能够延续温和回升的态势,支撑物价回暖的有利因素正在增多。受到行业整治无序竞争和产业链供需关系改善,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降幅收窄。重点行业如光伏、电池、半导体、有色等价格还在回升。PPI的回升对于改善当前企业增收情况有所帮助,从而可以带动企业盈利回升,支撑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