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周延礼:保险业可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22 18:22: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周延礼:保险业可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双碳’的关键时期。处于这样的时代方位,站在历史交汇点,新时代风险管理的任务要求赋予了保险业新的内涵。”

11月2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二十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如是说道。

周延礼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提升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而绿色保险和保险资金投资可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协同发展。

此外,针对当前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和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周延礼建议通过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税收财政补贴、加强资金监管与跨部门协调等措施,完善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亟需资金与风险保障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如暴雨洪涝、高温干旱、超强台风等,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保险公司理赔金额逐年上升。

瑞士再保险公司数据,2022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的保险赔付为1250亿美元。

目光回到国内,2020年我国南方24个省发生多轮降雨,造成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保险赔款约25亿元;2024年湖北等地雨雪冰冻灾害保险赔付41亿元,秋季“摩羯”超强台风赔付42亿元,河南秋季暴雨赔付27亿元。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周延礼指出,提升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举措,但此举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恢复重建,而且还需要保险风险保障实现“风险减量”。

而《国家气候变化第四次信息通报》指出,我国2021-2030年减缓行动的年均资金需求规模约2万亿元。2021-2060年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年均需求1.6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周延礼表示,保险资本不但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还有社会资本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特点,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新兴市场发展的机遇。

周延礼表示,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看,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带来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带来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分散风险,通过保险、再保险实现全球分散风险的目的。

在周延礼看来,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往往投资周期长、风险因素复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可以共同承担项目风险,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这些项目的特征都需要保险资金有效发挥作用。同时,社会资本的参与还能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从而推动气候适应性与韧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投融资面临三重挑战

尽管社会资本参与度有所提升,但周延礼也指出,当前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投融资存在融资缺口巨大、投资结构失衡、投资管理标准不统一三大问题。

“相较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所需的庞大资金量,目前的投入仍只是杯水车薪。”周延礼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前期投资大、回报率相对较低等特点,对于追求短期快速回报的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

从投资结构性看,周延礼指出,在社会资本的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投入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一方面,在资金来源上,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渠道占比较大,而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从资金用途来看,气候减缓相关融资占比高于气候适应占比。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适应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如提升农业、水资源、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的适应能力亟需大量资金支持。

周延礼指出,这种结构性失衡不利于气候适应性与韧性建设的全面推进。

从投资管理的视角看,周延礼认为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现状。

他指出,不同部门和行业对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的界定、评估标准以及投融资规范缺乏统一的认知和话语体系,导致在项目筛选、资金对接、风险评估等环节存在诸多障碍,阻碍了社会资本的有效进入和合理配置。

基于上述观察,周延礼深入分析了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一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专项规划与目标,政府应制定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专项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要完善税收与财政补贴政策。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的社会资本给予税收减免。对投资绿色能源项目的企业,减免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社会资本,在增值税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要优化资金运用与监管机制。资金利用规划与监管制定详细的气候适应性与韧性资金利用规划,明确资金在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分配比例和使用方向。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办法,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资金流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四要加强项目监督与评估。加强对气候适应性与韧性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专业的项目评估团队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从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效率等多维度进行评估。

五要建立跨部门协调与沟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建立常态化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财政、金融、生态环境、发改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气候适应性与韧性投融资中的重大问题,如政策协同、项目推进、资金筹集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项目信息、资金信息、政策信息等的实时共享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 和 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