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造富雪道|“All in具身智能”的领益智造再度冲击港交所

来源:观点 2025-11-24 00: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该公司曾于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再次冲刺港股的直接动因,源于AI与机器人业务扩张对资金的渴求。

(原标题:造富雪道|“All in具身智能”的领益智造再度冲击港交所)

观点网 11月20日,深交所上市公司领益智造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国泰海通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该公司曾于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当时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瑞银联席保荐。2022年曾计划发行GDR登陆伦敦证交所,因市场环境变化终止后,转而通过可转债融资21.37亿元投向智能制造升级。


再次冲刺港股的直接动因,源于AI与机器人业务扩张对资金的渴求。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收442.6亿元同比增长29.59%,但净利润降至17.61亿元,“增收不增利”与56.0%的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形成双重压力,而机器人与AI新业务的研发及产能建设亟需资本注入。


据招股书披露,募资核心聚焦三大方向:其一,加码AI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硬件及组装、AI光通信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购置自动化设备满足产品轻薄化需求;其二,在服务器、机器人领域推进战略并购;其三,扩建海内外生产基地,部署智能制造管理系统。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2029年全球AI终端制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7.9%,规模将从3259亿美元增至4413亿美元。


造富之路“蛇吞象”


1965年,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芳勤出生于广东深圳,这座后来孕育了无数制造企业的城市,早早埋下了她与产业的羁绊。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她顺应时代分配进入国企工作,却在80年代留学潮中选择跳出舒适区,远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


归国后,曾芳勤出任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深度涉足精密件制造业,不仅掌握了行业技术脉络,更积累了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对接的核心经验。


这段高管生涯让她捕捉到消费电子产业的爆发信号——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精密模切、结构件等细分领域正迎来订单风口,而国内尚未出现具备规模化能力的玩家。


2006年,41岁的曾芳勤做出了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决定:辞去跨国公司高管职位,在深圳租下一间小厂房,创立领胜电子,正式切入精密模切赛道。早期服务诺基亚等手机厂商。


2009年领益智造通过供应Mac零部件而成为苹果供应商,后续逐步扩展至iPhone、iPad、Apple Watch等全系列产品。


2011年,曾芳勤注资成为领胜电子95%间接持有人,次年搭建领益科技集团架构,完成从单一工厂到集团化运营的升级。


2017年7月,江粉磁材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领胜投资、领尚投资、领杰投资收购其合计持有的领益科技100%股权,交易总额最终确定为207.3亿元,完成对江粉磁材的“蛇吞象”式借壳。


这创下了当时精密制造领域借壳纪录。


此次交易中,标的资产增值率高达660.13%,发行价格为4.68元/股,且于2018年2月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成为罕见的大额借壳无条件过会案例。


其中,领胜投资持有领益科技93.45%股权,领尚投资、领杰投资分别持有4.43%和2.12%;曾芳勤通过持有领胜投资100%股权、领尚投资72.46%股权及领杰投资2.59%股权,成为领益科技实际控制人。


2018年2月交易完成后,领胜投资等主体获江粉磁材44.29亿股股份,领胜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曾芳勤正式执掌这家A股上市公司,江粉磁材也于2018年3月更名为领益智造。


这场交易带来的是估值的跨越式增长。被收购前,江粉磁材2011年上市时首发价8元,市值约63.4亿元;注入领益科技资产后,公司估值飙升至480亿元,较原市值增长近7倍。2020年12月,领益智造市值突破千亿,创下借壳后的阶段性高点。


与此同时,曾芳勤也以53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行胡润女富豪榜第6位。


借壳上市后,领益智造通过横向并购与纵向整合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构建起全球化精密制造帝国。


横向维度上,2019年公司以100亿元收购全球电源管理巨头赛尔康,成功切入充电器市场并成为全球最大充电插头制造商;同时收购深圳诚悦丰、东莞德坤等企业,进一步强化模切、冲压等核心精密制造能力。


纵向整合方面,领益智造收购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江苏科达,顺利切入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2025年10月,又以24.04亿元收购浙江向隆96.15%股权,加速汽车业务升级,并拓展飞行汽车结构件市场。


一系列并购动作成效显著:领益智造营收从2018年的225亿元增至2024年的4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2%;净利润从2.5亿元增长至14亿元。


拥抱具身智能


领益智造正从消费电子供应商向“AI终端+机器人”平台型企业转型,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75.90亿元同比增长19.25%,其中AI与机器人业务成为最核心的增长引擎。


据招股书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的AI硬件业务的收入占比已达87.6%,2024年实现收入407.8亿元同比增长32.8%,以2024年收入计,居全球AI终端高精密功能件市场第一。


在细分赛道上,领益智造在XR(扩展现实)领域是苹果MR(混合现实)头显散热模组独家供应商,同时为华为提供AI手机散热组件。


在AI服务器领域,领益智造的液冷模组、CDU等产品批量供应AMD,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10%,还全面具备热管、均热板等全系列散热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覆盖服务器、光模块、人形机器人等多场景。


领益智造在机器人行业,已不是一个新人。据悉,早在2009年,领益智造就进入了工业机器人领域,并成功研发出第一代工业机器人。


领益智造自2022年起战略性切入智能机器人赛道。在人形机器人技术层面,作为国内唯一实现摆线针轮减速器微型化量产的企业,自研CSV系列减速器获中、美、日三国专利,精度可满足特斯拉Optimus手指关节需求。同时掌握伺服电机、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


量产与订单方面,2025年9月领益智造珠海工厂投产第一条人形机器人整机产线,单条日产能突破5000台。


值得关注的是,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获北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5000台整机供货协议,首批1000台将于12月交付,订单金额超8亿元,同时与强脑科技、傲意科技等达成战略合作,斩获行业头部客户百余台整机组装订单。


生态合作上,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领智创新(持股80%),聚焦工业具身机器人研发,已承接智元远征A2-W轮式机器人量产订单;与星尘智能签署战略合作涵盖技术研发与批量采购,还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合作,涉及具身AI大模型构建与数据集训练。据悉,领益智造在全运会部署机器人服务,开放5大工业场景用于技术迭代。


成长隐忧


招股书、公司业绩报告数据显示,领益智造的营收规模2022-2024年分别达345.03亿元、341.54亿元、442.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突破375.90亿元。


盈利端上,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9.41亿元同比增长38.1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幅高达60.67%,机器人业务高增长与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同比+13.27个百分点)成为核心支撑。运营效率亦有提升,2025年中报显示存货周转率3.38次,同比上涨19.31%,实现3年连续增长。


在亮眼业绩背后,领益智造财务报表中潜藏的多重风险同样值得关注。


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持续凸显,2024年领益智造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247.7亿元,占总营收的56.0%,且四成同时为供应商。其中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22.0%,对苹果等头部客户的依赖度居高不下,领益智造在招股书中也明确表示,若合作关系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业绩稳定性。


偿债压力上,2025三季度领益智造资产负债率55.03%,高于去年同期的53.22%,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短期债务增长尤为迅猛,前三季度领益智造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245.4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上升82.4%。流动性或已处于紧平衡状态,三季度流动比率1.33、速动比率0.99,接近安全阈值;2023至2025年中报显示,领益智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持续下降,提示公司短期偿债压力不断加剧。


盈利稳定性不足与毛利率偏低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善。2024年领益智造归母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26%;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35.48%,单季度盈利波动较为明显。毛利率虽在2025三季度回升至16.61%,受制于领益智造人形机器人业务仍以组装为主,盈利空间仍受挤压。


招股书显示,在并购标的风险方面,江苏科达资产负债率81.36%,流动比率仅0.83,2023-2024年经营现金流连续为负,高溢价收购(增值率104.06%)存明细减值隐患。


行业竞争与周期风险加剧下,消费电子仍占领益智造营收超8成,苹果系列出货预期若不及将直接影响营收,汽车电子领域面临立讯精密等企业竞争。人形机器人行业技术路线迭代快,且竞争者众多,需持续研发投入。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Jefferies(杰富瑞投资银行)在领益智造公布三季报后认为,A股市场可能对领益智造未来前景过于乐观,导致每股收益预测出现泡沫,而股价下行风险可能尚未得到充分考虑(例如,内存价格上涨给行业带来的压力)。


因此,在当前估值水平下,Jefferies选择保持观望。自4月初触底以来,领益智造A股股价已飙升约140%。“目前我们认为其股价已较为合理,短期内上涨潜力有限。我们将评级下调至持有,基于DCF的目标价为17.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2026年预期市盈率为30倍或市盈率增长比为1.6倍,仅有5%的潜在上涨空间。”


港股IPO若能落地,将为领益智造的技术研发与全球化扩张注入资金活水,但能否在“A+H”双平台加持下平衡增长与风险,续写造富神话,仍有待市场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立讯精密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