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欧洲文明进程》(十六卷)新书发布:立足本土、观照世界的文明研究范式)
11月22日,《欧洲文明进程》(十六卷)新书发布暨中欧文明交流互鉴论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商务印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东亚研究院联合承办。
《欧洲文明进程》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成果、“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这套多卷本著作是英语世界之外首部由中国学者主导撰写、目前最为系统完备的欧洲文明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世界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原常务副主席刘新成在致辞中表示,在前辈学人开拓奠基的基础上,我辈学人当心口相传、接力奋进,“我们坚信,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证明,在中国的主体性意义上,价值关切与问题意识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将被重新审视、解读和书写”。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顾青认为,我们对欧洲的认知,大多源于西方著作的翻译,但难免会局限于西方的价值观和文明意识,“我们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系统性的欧洲通史,它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也不是西方观点的复述,而是立足于中国学术传统和现实关怀,与欧洲人民进行的一场深入对话”。因此,《欧洲文明进程》的出版生逢其时。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侯建新作为主编在会上介绍了《欧洲文明进程》的整体情况。他表示,该书凝聚国内外11所大学和学术机构的紧密协作,是项目团队历时17年倾力完成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侯建新回顾了本书的撰写历程与学术心路,“本书旨在以中国话语与中国视角,记录我们对欧洲文明的整体认知,写出一部既面向中国读者、又能够与西方学界展开对话的欧洲文明史”。本书最大的意义,是突破了传统的西方文明叙述模式,以跨语境、长时段、多维度的研究取向回应“何谓欧洲文明”这一百年之问。同时,通过系统梳理欧洲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试图为中国学界提供一种立足本土、观照世界的文明研究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