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孩子有这些表现,暗示他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26 14:28: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孩子有这些表现,暗示他的内心其实很脆弱)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敏锐地捕捉这些信号,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强大的内心。


一、过度敏感,容易“受伤”

有些孩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一句轻微的批评或玩笑,都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

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稍微提醒了一下他发言声音小,他可能会一整天都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表现很差,不被老师喜欢。在和小伙伴玩耍时,如果同伴说了一句“你玩得不好”,他可能会立刻红了眼眶,甚至拒绝再继续玩游戏。

这种过度在意他人评价的表现,反映出孩子内心缺乏自信和安全感,非常害怕被否定和拒绝。


二、社交退缩,害怕融入

当小伙伴们邀请一起玩耍时,有些孩子总是找各种借口拒绝。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玩玩具,也不愿意走出家门与他人互动。比如,生日聚会上,其他小朋友都开心地玩耍、分享蛋糕,他却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参与任何游戏。这种社交退缩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孩子内心害怕在集体中表现不好,担心被他人嘲笑或排斥,所以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即使孩子勉强参与了社交活动,他们在场合中也会表现得非常拘谨和不自然。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说话声音很小,眼神总是躲躲闪闪。当别人主动和他说话时,他只是简单地回答几个字,然后就再也不吭声了。这反映出孩子内心缺乏社交自信,对社交场合存在恐惧和紧张情绪。


三、情绪波动大,难以自控

内心脆弱的孩子往往情绪比较不稳定,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发脾气。比如,想要的玩具没有买到,或者吃饭时不喜欢吃的菜稍微多了一点,他们就会立刻大哭大闹。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说明孩子内心缺乏情绪调节的能力,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可能会长时间陷入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比如,考试没考好,孩子可能会连续几天都情绪低落,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很笨,以后也考不好。即使父母和老师安慰他们,鼓励他们下次努力,他们也很难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这种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反映出孩子内心比较脆弱,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和韧性。


四、过度讨好,缺乏独立

做决策时,内心脆弱的孩子也总是依赖他人的意见,缺乏自己的主见。即使不喜欢也说“好”、压抑自己的喜好迎合他人、被欺负时不反抗。

比如,去买衣服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款式和颜色,总是问爸爸妈妈哪件好看;在选择兴趣班时,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即使自己心里有不同的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担心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反映出孩子内心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害怕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孩子可能将“犯错”等同于“被否定”,背后是对“不被爱”的恐惧。


五、面对孩子的“脆弱”,家长应如何做?

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表现时,父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先接住情绪,再谈解决问题

一次,闺蜜的女儿因和同桌闹矛盾,回家后躲在房间哭,饭也不吃。闺蜜没急着追问“到底怎么了”,而是轻轻敲了敲门:“妈妈煮了你爱吃的酒酿圆子,要不要先吃两口?不想说也没关系,我就在这儿陪你。”女孩哭了一会儿,主动开口:“她说我总借她的橡皮不还,可我真的忘了……”妈妈递过纸巾:“被最好的朋友误会,换作是我也会委屈。你平时总把新买的笔分给她用,这份大方妈妈都看在眼里。”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我的情绪被看见”的共情,而非“你该怎么做”的指导。当他们感受到“我的感受被接纳”,才会愿意说出真实想法。

用具体反馈,打破自我否定

脆弱的孩子常陷入“自我攻击”:被同学拒绝就怀疑“我不讨人喜欢”,比赛输了认定“我能力差”。家长需用细节反馈,帮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孩子参加学校绘画比赛没获奖,别只说“下次加油”,而是:“我注意到你画那棵树时,用了三种绿色叠涂,叶子看起来特别有层次感。虽然没拿奖,但老师和我说你的色彩搭配很有想法。”慢慢地,孩子便会逐渐相信“我其实也有优点”。

还有位父亲的做法更巧妙:儿子因害怕被同学嘲笑“胆小”,不敢在班会上举手发言。父亲没强迫他,而是说:“要不我们先在家练习?你选个感兴趣的话题,我当听众,你讲完后,我告诉你哪里讲得特别棒。”儿子试了3次,父亲每次都认真记录:“你刚才说到你喜欢的人物故事时,眼睛都在发光,特别有感染力;还有你举的例子,连我都没想到。”通过具体反馈,孩子会积累“我能做好”的信心,自然更愿意去努力尝试。

设计小步骤挑战,帮孩子积累掌控感

脆弱的核心往往是对“失控”的恐惧:怕演讲忘词、怕和同学起冲突、怕尝试新事物失败。家长需通过可操作的挑战,让孩子体验“我能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想学骑自行车,摔了两次后说“我不学了”。家长可以带他看自己学骑车的照片:“你看我刚开始学时,车把都抓不稳,摔得膝盖全是伤,现在不也能骑着去买菜了?我们今天先练10分钟,你扶着墙慢慢骑,摔了我就在旁边护着你。”孩子试了,发现原来摔跤没那么疼,慢慢就能独立骑了。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家长的陪伴降低孩子的焦虑,他们就会更愿意迈出第一步。

构建能力清单,适度给予孩子自主权

与孩子共同梳理并列出他们的“能力清单”,涵盖生活各方面,如自主收拾房间、协助妈妈取快递等,无论事项大小均详细记录。当孩子陷入自我怀疑时,翻阅清单并引导其回顾:“瞧,你已然掌握了这么多本领,这次必定也能出色完成!”借助具体成就,强化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决策空间,以此降低因失控感导致的脆弱情绪。例如,在穿着选择上,询问孩子:“今日你想穿红色外套,还是蓝色外套?”尊重并支持其决定,避免使用“我建议”这类表述,赋予孩子实实在在的自主选择权。再如周末活动安排,可提出:“周末你想去公园,还是科技馆?我们通过投票来确定。”需注意,提供选项时要把握好边界,给予的是有限选择而非完全自由。

内心脆弱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只需做“稳定的陪伴者”用共情接住情绪,用细节反馈肯定价值,用小挑战积累信心,用选择下放培养抉择能力。当他们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家都是我的安全基地”,他们自然会带着这份底气,勇敢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伊悦心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