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经济“雾霾”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03-20 09:30: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骆振心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延续了持续下行的态势,预计在6.7%左右,总体上符合市场预期,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主要指标并没有此前大家判断的那样悲观。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对中国经济形势判断,笔者维持了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计2017年经济运行将总体呈现“一升一降”、“两极分化”的基本特点,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将十分艰难。“一升一降”即物价水平上升和经济增速下降。2017年处在经济长周期下行与短周期筑底相互重叠的时间窗口,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行是必然趋势。从长周期看,受到人口、资源等因素限制,加上经济结构的升级,中国经济在已经较大的经济体量上无法继续保持过去高速增长,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主导这个长期趋势的主要原因。从短周期看,经济总需求实际上面临较大的压力,首当其冲的是外贸持续低迷,虽然2016年12月份外贸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不是看作是触底反弹的迹象,2016 年美元口径下的我国进出口增速为-6.8%,人民币计价口径增速为-0.9%,两个指标都是下滑的。更加严重的是,我国的进出口增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IMF对全球贸易增长率的预测值2.3%,而世界银行的预测值达到了3.1%。目前,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就任,贸易保护主义力量在加强,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来说应该是雪上加霜,预计2017年将会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就是投资增长明显乏力。2016年1-11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8.3%,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依然没有大的起色,政府投资将依然扮演主要角色。考虑到地方换届已经完成这个因素,第一年的政府投资冲动往往比较高,投资较2016年应当有所上升。房地产领域,新开工面积增速目前仍处在相对的高位,预计2017年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会保持稳定,不会突然失速。社会消费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稳定的,2017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会对消费会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在收入分配改革没有太多实质性步伐的情况下,难以出现大的变化,预计总体上会保持稳定。总体上看,2017年的增长率预计会落在6%到6.5%这样一个区间范围内。

对2017年物价指数的判断是目前市场比较关心的问题,2016年12月份PPI同比上涨5.5%,主要受人民币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这些因素仍将发展作用,但是笔者预计2017年出现通胀的概率非常小,物价指数预计总体上会呈现温和上升的态势,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判断:一是PPI 上涨缺乏长期的基础,特别是PPI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过剩产能的关系很大,而这具有很大的弹性和空间。二是我国PPI与CPI的关联性不强,PPI对CPI的传导作用有限,这里面可能有统计指标设计上的一些原因,PPI 短期大幅上升不会给CPI带来大的溢出效应。

“两极分化”即当前的地区、行业之间的分化的态势还将持续,实际上,地区之间的分化也是行业分化的一个反映,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往往是新兴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而发展放缓的地区则是因为产业创新动力不足。预计2017年,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等经济遭遇困难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将会进一步放缓,而深圳等沿海地区经济则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快一慢,地区间增长速度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对东北地区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振兴计划,有助于防止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出现自由落地式的下滑,但是,经济的虹吸效应意味着地区间的差距很难真正缩小。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在减弱,技术、体制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单纯地依靠政府投资难以对经济发展起到持久的作用。而这些年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等宏观政策也基本上证实了依靠投资无法实现去也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从2017年的经济政策看,宏观经济政策沿袭了过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明确提出了减税,货币政策则是畅通传导渠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统一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主要的思路还是把调整经济结构摆在首要位置,财政政策发力,减少货币超额发行的不利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振越来越大,特别是这几年,伴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放慢,地方政府热衷于通过金融市场来吸进金融资源投向政府投资项目,很大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从银行贷款发放的渠道看,主要集中于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基建,这也是2016年货币政策看似稳健实则积极的一个关键原因。总之,中国经济正处在艰难的调整期,宏观政策的作用主要是“稳”,即为改革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而要实现“进”的目标根本在于真正加快两个改革:市场化改革和结构性改革,真正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要让市场决定未来的产业发展,不能盲目代替市场做决策,对一些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进行变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冲出经济雾霾积蓄力量。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青年财政学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